“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成长的现状、特点和规律”分论坛代表发言实录(上)

发表日期:2015-11-23作者:编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出处:

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成长的现状、特点和规律

——“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第一分论坛与会代表发言实录(上)

主 持 人:田  杰(深圳青年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陈  霖(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    题: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成长的现状、特点和规律

时    间:10月26日下午2:00-5:30

地    点:陕西延安市枣园宾馆一楼1号会议室

会务组织:邓希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

 

【上半场主持人】田杰(深圳青年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受第一分论坛会务组的委托,由我主持分论坛上半场。我叫田杰,已经退休了,但是多年以来一直很热情参与青少年研究工作。这次来,见见老朋友,结识新朋友,吸收新认识。对新媒体话题,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已经跟不上步伐了,但是必须得跟。今天分论坛的主题是“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成长的现状、特点和规律”。上午我们听了几个报告,徐晓书记关于新媒体和青少年成长与青少年工作的讲话,很有见解,很有思想观点,对我们很有启发。今天下午参加我们这个分论坛的人数还不少,比我想象的多。根据大会的安排,我们分上下半场,上半场到4点左右,休息10多分钟。已经提交给大会准备发言的,刚才会务组给了我一个名单,上半场有8个人发言。我想这8个人,每个人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后面留一点时间大家共同做一下交流。

准备发言的各位都是一些实力派的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第一个发言的是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中红老师。马老师承担了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国家财政专项资金课题的子课题研究,主要内容是关于网络青少年流行文化的。苏州大学马老师的这个团队,这次来了6个人。马老师这个团队——我跟会上的同志聊过——是我所了解到的在全国范围内研究新媒体青少年文化最有实力的一个团队,也是最有成果的一个团队。这些年他们在这方面出了很多成果,刚刚我又看到他们出的两本书。下面我们先请马老师把他们的研究体会、观点和内容介绍一下,把成果和大家一起做个分享。

马中红(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尊敬的田杰教授,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下午好!我们的研究报告在上午的大会上已经发布了最主要的核心观点。我在这里再把我们研究过程中间,感触比较深的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主要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借这次大会的机会,听各位代表的意见,以便我们回去做更好的修改。

这个报告是“青少年网络文化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一。研究采用的方法是全国性的问卷调查,样本数 1500多份,涵盖18省份,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回收的有效问卷是1415份。整个问卷调查没有通过团中央系统进行,主要是在我们的学生群体当中招募了访员,然后进行培训,过程是非常周密的,我们还请了美国维斯康星大学的教授专门就调查方法的设定,包括问卷的设计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同时我们自己做了三次调查培训。在放假以后,请同学到全国各地做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所以回收问卷的质量从后期看还是比较靠谱的。目前的研究结果是这样的:一是我们做了80个数据报告和一个总报告,总报告主要是分析报告,体现我们这次调研中间所发现的重要观点,还有数据的一些支撑;二是对13个重要的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现象做了研究分析,初步的论文已经出来了。

在此,我也介绍一下我们这个研究团队,名称是“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挂靠在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在做此课题之前,我们出过一套丛书,叫“新媒介与青少年亚文化研究”。2012年出版的丛书,研究了比较流行的7种网络流行文化,包括黑客、粉丝文化、恶搞、网游等等,反响还是比较好的,因为以前没有人关注过网络上很红火的这些现象。另外每年遴选最好的文章汇编,我们自己做总报告,广泛采集与此相关的资料,我个人认为基本上囊括一年中的所有,包括国外的。读了这个年度报告后,对了解国内最重要的青年文化研究聚焦在哪些方面,哪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还是有帮助的,到2015年已经出了三期了。田杰老师刚才提到的另外一本书,是比较理论性的,主要是梳理了国外亚文化的理论,同时把国内互联网的青年文化作为研究考察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我们试图搭建起适合中国本土青年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这是我们近几年研究的成果,也希望广泛听到各位同仁对我们的批评意见。我们都有联系方式,以后都可以联系。如果需要书,在我们承担的范围内可以给大家寄书。如果有好的观点可以分享,如果发现有好的研究成果可以推荐。下面,就我们的重点研究讲几点:

首先介绍二次元文化,这个二次元概念就是年轻人他们所认同的概念。我们的现实世界是三次元,虚拟世界是二次元,同时还有2.5次元,这种现象在目前青少年中间是非常流行的,包括动漫和网络游戏在青年中都超过了60%。在我们调查的样本中,62.3%的看动漫,67%的玩网络游戏,还有耽美同人32.2%,还有Cosplay有73.4%的参与或者关注这样一个活动。

我们研究发现,对于参加二次元世界任何一种活动的人,其他人的评价比如“如何看待你周围特别喜欢玩网游的人”,一般都认为“这些人能参加这些活动,比普通人掌握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而且不计付出和回报”,可以看出青年人对自己同伴的这些行为方式的评价非常正面,跟传统主流文化的评价不太一样,我想这也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计回报地做这些网络文化实践活动,得到的调查数据,最主要的是用来打发时间。玩网游的原因主要是打发时间和缓解现实的压力。这些年轻人不管学业、工作有多少压力,他们还是有大把的时间,包括玩游戏也是这样的,来释放压力,或者结交朋友。PGC成为网络流行的主要生产模式,我们每个人都是网络流行的生产者。年轻人现在在网络上的活动,更多像PGC的模式发展。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参与字幕组的占3%,参与视频拍摄的占28.4%,制作网络表情的占7.2%,创作网络音乐的占14.0%。这些比例虽然不大,如果把这些数据放大看,在网络上通过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参与到可以说半专业的创作中去,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其实在所有的网络青年文化中,这种PGC的模式都存在,比如说参与网游讨论、参与电子竞技等等,比例也是比较高的。

关于女性群体在网络上的汇聚情况,我们称为“女孩力量”的崛起。就我们的调查数据来看,女性获得了比男性青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初中生男性的比例更大一点,研究生女性比例更大一点,中间男女持平。在我们的总体样本中,女性的样本略高于男性,低端的男性偏多,高端的女性偏多。我们考察了月收入的情况也显示,在财务方面男性和女性青少年没有明显的差异,只是1万块钱以上女性是居多的,低收入的层面上男性的比例稍微偏高一点,中间是男、女基本上持平。由于受教育程度比较平等,还有财务方面女性获得独立财务的能力,这样的条件促使女性在互联网的频率不亚于男性。在网络流行的生产传播和再生产中,男性和女性是平分秋色的。比如说在动漫当中,两者的差距不是特别大。还有玩自拍的,调查发现男性玩自拍也不少。包括声客,在声客的调查中,男女的比例不是特别明显。在很多方面,其实女性比男性更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文化,比如,偶像崇拜占65.4%,星座迷恋占60.5%,以及拍摄制作视频、COSPLAY、耽美等女性占的比重都高一点。

在结论方面,重要的是,如果考察青年文化的话,必须把新媒体赋权考虑进去。青年人在网络技术方面远远优于成年人。今天的互联网提供了便捷、低资费、低门槛的准入条件,使青年在网络方面打造了一种新身份,全方位参与到网络流行文化的消费、传播和再生产中。流行文化其实是工业文化的产物,受众被动接受。网络青少年流行文化不可能是统一的文化,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以个人兴趣为源,这是“新部落化”的现象;另一方面青少年作为网络文化实践的主体,是有较大时间跨度的群体,还有不同的年轻群众,对网络文化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也是很大的。我们今天所谈的所谓“流行文化”在农村青少年中间并不是那么普及,我们只能说这是城市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的共同特征,这个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在建议中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强调高度重视,深入理解、加强沟通和对话?因为,互联网不再只是一个工具,或者只是表达自己的一个平台,这种看法已经过时了。互联网已经是年轻人的身心,跟他们是融为一体的。他们每天耗费很多的时间交往沟通,削弱了现实生活当中面对面的交往。青少年使用网络时间越长,就越愿意跟远距离的陌生人分享秘密。他们使用网络时间越长,越不愿意跟现实生活当中的熟人交流,越愿意跟陌生人交流。如果青少年接受网上大量的负面信息,对社会的参与度就越来越少。一个青少年每天接触网络是一个小时,对网上的负面情绪表示愤慨;如果社交网络使用时间达到3个小时以上,基本上对那些现象没有反应。这样的情况提示我们如何正确看待网络使用,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反应。比如,互联网上代与代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少,17岁的青年和18岁的青年差异却很大。我主要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陈蕴哲(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

我是陈蕴哲,刚刚教授说她是抛砖引玉,其实我是砖。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参与这个论坛的。我选择的是一个比较细微的点,就在公共危机当中微博所带来的传播方式,探讨其中围观、噪音、倒逼和引导的作用,以及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发表我小小的观点。以马航事件为例,一个小的公共危机事件,短时间之内就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我们发现一个规律:每当有公共危机发生的时候,就会在年轻人当中形成一个极高的信息渴望度,越危机的事件青年人关注越高。

首先是对微博的定义。什么是微博?微博就是即时信息传播、社交互动和发表评论的舆论平台,广受青少年的欢迎。微博能够形成一个非常大的舆论效应,能打破传统的舆论媒介的格局,对大众尤其青少年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影响。人们很容易通过微博形成一个小围观,而酿成一个大事件。微博中的围观行为有它的利和弊。利的方面,首先,围观可以让广大的青年网民在舆论圈传播当中,更愿意进行信息的有自主的筛选甄别,判断可信度和权威性,从而促进事件的良性发展。其次,可以充当一个良好的公共职能的有效执行者。打个比方,比如2004年有个小孩上传3个男孩轮流打一个少年的视频,就因为这个视频警方3-4个小时破案了,把打人者找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充当了公共职能的有效执行者。再次,对政府权威的监督和问责。在这种舆论场里,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言,有一些草根由于他的言论可以成为网络红人。弊的方面是在公共危机发生的时候,引导一种道德批判会成为一种道德恐慌。比方说我们心智没有完全成熟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对于事件的评判,使事件短时间内急剧升温,然后在这个批判中又缺乏最基本的道德沉淀,导致了不同的评论,片面化和激进化。我们很多青少年往往很享受激进批评所带来的快感。像有一些富二代、城管,有时候他们也没有干什么坏事,但是突然间被戴上道德秩序危害者的帽子,而引起道德恐慌的风险。还有微博在传播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噪音的影响:一是源头的那个信息本身就是恶意的、诋毁的、中伤政府或者个人企业的;二是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扭曲,形成非常大的负面的舆论场,无论对博主本人还是企业或者政府的形象产生损害作用。

最后是有关危机管理的小小建议:一是希望政府加强预判,预防为主。二是专业引导,理性对话,对于某些事件发表一些正能量的看法。三是加强引导,培育健康。青少年在网上发那些不好的言论,实际上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失业或者待遇不好等等,希望建立一个定期的,不仅是网络,而且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沟通,通过化解达到加强引导、培育健康。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说这么多。

高中建(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各位下午好!我想谈的问题是关于青年成长的维度问题。如何把握青年的成长,无论研究现象和特点,都需要从维度这个方面来把握。我想从六点考虑青年成长的维度问题,以及四个方面的错位。

首先是青少年的成长,一般讲成长有生理的也有社会性的,我给学生讲课,我把生理方面的叫成长,社会方面的叫发展,成长型的属于生理性的,发展型的属于社会性的,生理方面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现象,社会方面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现象。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社会结构和人的发展结构。社会的发展站在社会结构基础之上,人的发展站在人的结构基础之上。这两个结构是我们研究青年的成长和发展、青年的特点和现象以及成长规律的基础。第三,我们处于三个价值观相互碰撞的时代:一个是前现代,一个是现代,一个是后现代。我们考虑任何问题,都考虑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它们的每一种价值在哪里,它们的主导价值在哪里,主导的观念在哪里?我们的青年就是在这样的价值碰撞当中成长发展的。所以青年的特点,尤其社会性特点、社会性规律也都在其中。第四,有理论上的维度,有时间上的维度,还有数据维度。在时间上,我们怎么去分析其中的特点和现象;在理论上,怎么分析青年特点、现象、规律;在数据上,数据时代我们如何分析青年的特点和规律?第五,是经济的维度、政治的维度、社会的维度、文化的维度。第六,是能力的、方法的、知识的维度。从这六个维度来把握,才会更全面;当然我们可以找其他的维度,我觉得前四个维度更为重要。

最后要说一下四个错位。在分析当中出现问题了,问题在哪里?第一个错位是青年身心的错位,青年身体的发展、思想的发展、心理的发展错位了。比如说性发育早了,但是性道德发育迟缓,这和我们说的进化规律是不一致的。第二个错位是青年的发展和我们的教育错位了,对此我们可以分析很多。第三个错位是社会发展与青年社会现象错位了。我们是在社会发展背景下研究青年发展的,但现实社会中,社会发展要求和青年发展现象存在错位。第四个错位是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的错位。我们理解什么是纵向研究,什么是横向研究。我们的青年有普世性的特点,而在一个新的时代又有什么新特点?到底青年特点是什么?每一代青年都有的特点,不同时代青年的特点,历史有什么特点,现实有什么特点,可以比较一下。

梁涛(山西省青少年研究所编辑部主任):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是有关媒介素养与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发展的问题。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包括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的能力。在一个各种媒介竞相吸引受众的时代,作为最接近新媒体的青少年群体,需有与现代技术相匹配的媒介素养。由于青少年自身认识能力不足,在网络管理中,社会、学校教育重技能轻素质,家庭教育恐慌等多方面的原因,青少年中存在着网络媒介素养缺失现象,主要表现为:

第一,对假信息缺少免疫力。比如,2013年外国小伙北京街头扶摔倒中年女性遭索赔,以及2015年8月中国老人日本碰瓷索赔10万日元,这些虚假的信息在网上发布以后,许多青年网民未加验证,妄加评论,事后证明是假的。

第二,对于网络离奇事件缺乏科学的评判。比如,白领辞职做诺亚方舟,一个年轻女孩拿上毫毛要去复旦大学做DNA检测自己是孙悟空的后人等等这样的离奇事件。

第三,最新恶搞,价值观错位。比如,近几年杜甫很忙现象,对于黄继光、雷锋、董存瑞这些传统的英雄人物恶搞,对传统经典的恶搞等。

第四,审美庸俗,沉浸在低水平的满足中,往往充斥的是明星糗事、个人隐私等等,属于一种庸俗的和轰动的效应,有的就是故意炒作。

第五,过于依赖图像,以读图替代想象,使青少年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受到了很大影响,语言的丰富性、优美性、文化性以及细腻的表现力在弱化,表现为碎片化、刻板化、低俗化,营造出的是浅层的幽默,是故意的退化。比如,卖萌、吓死宝宝了等现象。

第六,过度使用娱乐功能,缺少对其他功能的有效利用,比如学习功能之类的。

第七,随意散布,不负责任的言论。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都是新闻传播者,许多青少年不能够约束自己的言行。

关于解决对策,我主要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这其实就是一句歌词“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也就是说要从源头上抵制不良的网络现象。其实不仅是新媒体,传统媒体也应该这样做。比如广播,我们打开广播可以听到的除了交通路况、卖药的、做广告的,其他都是搞笑的。电视媒体也往往是中国好什么,什么去哪里,奔跑吧什么,充斥着明星真人秀、秀优越、选秀等期待着一夜成名的节目。其实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中国好声音”,更需要“中国好工人、好农民、好司机、好钳工”;不仅需要优秀的歌手,更需要在广阔的工作领域中,脚踏实地的耕耘者、建设者;不仅需要笑傲江湖,更需要严肃的思考,深隐于内心深处的价值结构;不仅需要摩擦摩擦,好像魔鬼的步伐、灰色情趣,更需要正能量的情趣。前几天大连工业大学有个教师被誉为是“女神教师”,只因为她在网上晒出她健身的图片。我个人觉得,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考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应该基于职业本身所应该担负的社会职责来评判,而不是身材好、会健身,应该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我们的媒体能够加强引导,提高网络乃至其他传统媒介从业人员的素养,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那么就会在源头上净化媒体环境。我想,如果一个人吸收的本身就是三聚氰氨,那么就很有可能会产生不健康的情绪。可能有的人会说,那现在铺天盖地都是不健康的,我又能做些什么。我认为,即使个体的力量是微弱的,也应该努力去做。

第二,学校要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可以借鉴国外开设网络媒介教育课程的经验。现在学校的信息教育往往是重技能、轻素质,往往就是技术层面的引导,而缺乏让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信息,客观冷静地评价网络信息,有效地规范传播行为的教育。目前来看,在这些方面没有进行引导,只是技术层面的,浅层次的。

第三,家庭教育引导不能缺位。家长应该自觉提升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掌握网络应用技术,正确认识网络的功能,正确评价网络信息的真假优劣。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具备了本领,才可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的家长把上网作为对孩子写完作业,或者是考试成绩优异的一种奖励,无形中好像网络就是休闲、娱乐,而不是一种学习,这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暗示。家长应该端正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加强与孩子思想与情感上的沟通,及时发现孩子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预防网络沉迷,启发子女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正确认识人生价值,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不盲从,不以偏盖全,不以事物的表面现象做判断,使之成为真正的网络达人。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时间非常有限,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宫国鑫(辽宁省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各位兄弟姐妹,大家下午好!我来自辽宁,是青少年研究战线的一员新兵,非常感谢给我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今天下午,我汇报的题目是“中国梦背景下青少年文化认同”。我汇报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国梦的文化意蕴;第二,文化认同——中国梦的内生动力;第三,青少年的文化认同。

第一,中国梦的文化意蕴。中国梦的提出,大家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核心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经济复兴和文化复兴是其中的应有之义。我们都说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特别中国的古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曾经也一度成为各个国家争相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在经济上,中国更是一度很长时期领先,中国的古代经济具有世界领头羊的地位。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在其著作《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提到,从公元元年到1829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占世界经济的25%左右。1820年更是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约1/3(32.9%)。

那么再看今天,2005年的时候,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而在2010年的时候,中国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国的经济复兴应该说是指日可待。但是与此不能相匹配的是,我们的文化复兴应该说是任重而道远。大家看到这张图是全球文化产业市场的份额。从图中我们看到,美国和欧美这两个经济体,占到全球文化产业市场额份的77%,余下的约23%分别是由日本、澳大利亚、中国及韩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共同占有,这与中国现在所处的大国地位应该是不相符的。我国出口的文化商品中,50%以上是游戏、文教娱乐和体育设备器材。我国是世界文化硬件出口的第二大国,但是在文化软件的出口量上却远远落后于五强的平均水准。有研究表明,中国的文化国际传播力的评分只相当于美国的15%。当人们谈到文化传播率的时候,往往愿意用电影票房来衡量。那我们就不妨做一个比较:下面两个图,一个是我国的影片《泰冏》,另一个是美国的大片《阿凡达》。大家都知道《泰囧》这部电影,现在是国产影片当中票房收入最高的,在国内的票房收入是16亿人民币,但是它在海外应该说非常惨淡,即便是在它的拍摄地泰国,票房收入也仅仅有几百万人民币。而美国大片《阿凡达》就不得了,它目前在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当中是排名第一,光是在中国大陆它就赚了13.8亿,当然它在全球是2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从这个比较中可见我们在文化传播力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澳大利亚媒体曾经提出这样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时候全球的精英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国来留学?二是什么时候全球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热衷于看中国电影、听中国音乐、看中国书籍?三是什么时候各国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更多选择中国品牌?我想说什么时候咱们把这三个问题处理好了,那我们离中国的文化复兴,离中国梦的实现,也就为期不远了。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应该体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还应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这是我汇报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文化认同——中国梦的内生动力。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文化认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郑晓云研究员在他的著作《文化认同论》一书中,对文化认同是这样定义的: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的共识与认可,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层面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凝聚全球中华儿女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最深层的基础。因此,我们说文化认同是中国梦的内生动力。

第三,青少年的文化认同。这张图大家可能有些都比较熟悉,它拍摄于1872年,是大清王朝派往美国留学的第一批中国学生。当时任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的詹姆士,在1906年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封备忘录中说:“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取回最大的收获。”美国前国务杜勒斯也提出了臭名昭著的“和平演变”的十条,其的核心也是通过颠覆青少年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以实现其“和平演变”和颠覆政权的险恶目的。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惊醒。

当前我们的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现状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了搞清楚这一问题,我们在辽宁域内选取了30余所学校、1000个青少年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研。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其中一个问题是“你认为成功取决于什么”。从总体上看,我们的青少年在文化认同和价值观方面,应该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也认同主导的功德规范。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比方说对个人财富的追求,对权力的追求,对个人名气的追求,对社会地位的追求,这些也突显出在青少年当中存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问题。同时,调研中也显现出青少年的一些新的特点,就是青少年的价值认同、文化认同更加多元,主体意识在加强。大家可以看到,55.42%的人认为“能否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决定了他能否成功”。当然还有一些功利性的问题,比如刚才所说过的个人财富、权力地位、名气等方面的追求。

如何凝聚和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呢?我想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都要去体现各自应有的价值。首先在学校,应该建立从小学到大学一以贯之的青少年文化认同教育的体系。家庭应强化责任意识和言传身教。社会应该强化阵地建设和舆论引导。中小学学校教学要加强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要吸收《弟子规》、《三字经》等一些国学经典的精华,并且纳入到我们课堂教学的内容中。大学要加强国语教学,将大学的语文列入必修课,特别是师范类的高校,还要做好国学师资的培养工作。共青团组织应该全面启动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程,创新活动载体,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向社会方方面面去延伸。家庭要增强责任意识,家庭是育人的第一学校,为人父母者要明确自己对孩子最基本的教育责任,也要注重言传身教。家长要经常和学校沟通,形成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避免出现5+2=0的现象。社会要加强阵地建设,建设一大批校外教育阵地,优化社会育人大环境。社会应该突出舆论引导,要强化正面的舆论引导,而不应该像有的媒体那样为了夺人眼球而剑走偏锋,把一些负面的东西搬上屏幕,在社会上起到不良的负面舆论引导的作用。总而言之,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当中,我们应该把文化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对内要不断地强化文化认同,特别是强化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对外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的竞争力,通过文化复兴来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就先汇报这些内容,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我来自辽宁,也希望借此机会邀请各位有空到辽宁指导工作。

邓志强(湖南省委党校、湖南省团校副教授):

尊敬的田教授,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时空转化下的当代青年社会认同新特征及影响”。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我的理论视角是通过时空社会学,就是刚才高老师说过的第二个维度,即社会结构。之所以这样研究,跟我的学术背景有关系。数据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2013年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个国家重大课题,关于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研究;二是自己的一些课题数据,去年和前年的;三是第二手资料。先说“新特征”,什么是新?跟60后、70后相比较,当下的青年有哪些新的特征?需要纵向的比较,当然还还需要他们自身的纵向比较,也就是说80后、90后他们也有纵向的变化,在这些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特点?通过数据,我得出了当代青年社会认同有七个方面的特征。我这里讲的社会认同是广义的,一是自我认同,二是阶层认同,三是社会流动认同,四是政治认同,五是文化认同,六是组织认同,七是信仰认同。通过一些相关的数据发现,当代青年在这七个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在自我认同方面,是从集体抗拒到集体认同。第二,在阶层认同方面,当代青年明显向下偏移。第三,在社会流动认同方面,当代青年是以自致性因素为主导的,年龄越小的社会公正感越强,而年龄越大的更认同先赋性因素。第四,在政治认同方面,当代青年出现两极化的倾向,这跟以往的60后和70后肯定是不一样。两极化的倾向可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一是政治态度,二是政府理念,三是正确评价。也就是说,在这三个方面当代青年出现了两极化的倾向。第五,在文化认同方面,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认同逐渐弱化。第六,在组织认同方面,当代青年对社会自组织的认同感越来越强,但是对体制内组织的情感性认同越来越弱化。第七,在信仰认同方面,跟以往的60后和70后相比,当代青年已转为偶像认同。

时空转换对当代青年社会认同产生的影响体现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的影响有四个方面,消极的影响有七个方面,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再阐述了,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管雷(四川省青少年研究会专职副秘书长):

各位老师,非常感谢大家能够提供这个机会。准备不是很充分,有关论文也没有写出来。我把我的研究成果跟大家分享一下。参加第一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那年我21岁,那届论坛的主题是“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我谈的话题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共青团工作和青少年成长”,那时80后才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时隔11年以后,又谈论这个话题了。昨天晚上,我在微信群约了60后、70后、80后、90后的四位同志在一起,恰好是这四个年龄段的人,在一起进行交流。我想对时空转换一下,来探讨青少年成长和特点的问题。青少年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成长背景是什么,特点有哪些,规律有哪些,确实值得我们去研究。让我们看看不同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上出现的一些热点话题。

我们先看80后。上世纪90年代末,80后刚刚登上历史舞台。那时我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本科生,参加了第一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也是跟很多50多岁的人进行PK和较量。那时论坛上有人就说:“你是80后,你为什么要来参加,你为什么没有在学校里好好读书?”我当时写了一篇文章,对当代青年我行我素的个性进行分析。80后是用自我的眼睛看世界,独立自主和乐于表现,这是他们的特点。我们今天能不能够形成一个共识,青年人的特点到底是什么样子?当时 80后的韩寒和五六十岁的白烨老先生进行PK,引起社会广泛的舆论和关注。开始白烨老先生使用博客,在网上说80后写不出什么好文章,写出好文章要耐得住寂寞,要有深刻的社会体验。韩寒和80后这些网民在网上发消息说,BBS对我们影响很大,你白烨是谁,没人听过你。结果成千上万的网友支持韩寒,臭骂白烨,把白烨老先生这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非常著名的专家骂到最后招架不住,只能把自己的博客关掉了。他死后还引起他的老朋友陆天明,也加入到这场争论中,说人家白烨老先生语重心长,苦口婆心,韩寒你小子真是不知好歹。紧接着陆天明的儿子陆川也加入进来,结果陆川也遭人痛骂,也把微博关掉了。后来高晓松也加入进来,说我直接把你韩寒告到法庭上去,因为你的电影引用了我的歌曲。结果他没把韩寒告上去,自己却因为酒驾被关起来了。从这一系列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80后在操作和利用新媒体上,确确实实有他们自己的特长。

我们再看90后网络上的一个热点话题,就是90后的“五道杠少年”。团中央和全国少先队规定,少先队的臂章最多是三道杠,而湖北省武汉市的少先队总辅导员却搞了个“五道杠少年”出来,还用了官僚化的成人化的照片,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就说你别看他很风光的样子,网上有一张图片讲的是五道杠的黄毅博正在上课的时候,班里一个同学用鄙视的眼神在看他。2015年,黄毅博把自己获得的奖学金全部捐助给社会时,又受到了舆论的质疑。

我们来看00后。2014年我对00后做调研,到攀枝花一个学校,00后都开始入团了。时间过的太快了,80后已经奔四了,90后已经进入晚婚年龄了,00后都开始入团了。这是一个时代的重大变化,横向的和纵向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十几年青少年在其中发展变化。调研中,我问一个00后:请问你怎么看待中日关系?这个00后说“看待中日关系应该分三步:第一,钓鱼岛是中国的,苍井空是日本的。第二,中国和日本相比较,日本不是全坏的,日本教育非常发达,非常值得中国去学习。第三,我尤其喜欢吃日本料理。”这就是一个00后的逻辑,他把中日领土终端问题,把中国和日本的优势劣势比较问题,把自己的兴趣爱好,都融入到他对事物的判断中去了。

我们再看2015年的六一儿童节。乐山市有一个小孩六一儿童节时写日记说:“我妈妈真是太坏了,让我摆各种各样的动作,我最不愿意去摆这个动作了,妈妈让我摆动作拍照片,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里。”这是“晒娃”的一种现象,可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觉醒了。00后的初期,刚好2000年的,和2009年出生的这批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看10后——“10后的现象”。《光明日报》前不久碰到一个问题,讲一个三岁半的小孩说:“妈妈,我喜欢我们班一个女同学,你能帮我给她写封情书吗?”他妈说:“可以,第一句话你告诉她我特别喜欢她,第二句话你告诉她当我长大以后一定娶她。”现实的因素已经压到一个10后小孩子的身上了。我们再看另外一个一年级学生的网上恶搞。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小男孩喜欢他们班的一个女老师,说:“老师,我特别喜欢你,你能不能嫁给我?”那个女老师说;“我不喜欢小孩。”这个小男孩说:“我们可以不要小孩。”这就是他的逻辑,其中涵盖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内涵十分丰富。

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今青少年成长的因素有哪些。这个论坛已经11年了,参加这个论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像10年前我第一次参加时年轻人很少。现在的青年工作研究没有青年主体性,没有青年的视角,对青少年不了解,还批评指责。研究新媒体时,不懂新媒体,还指责新媒体,指责新媒体对青年影响的负面因素。我们自己首先要掌握新媒体,要去学习才对。

如今的影视剧作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代青年。譬如《花千骨》,本来我是不想看的,因为我天天坐公交车上,每个小孩都在探讨有关《花千骨》的事,不得不让我去看一下。《花千骨》把网络游戏、糖宝等都衍生出衍生产品了,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还有日流、韩流、港澳台流等等对青少年影响都很大。我们应该从中找到一些正能量。比如《来自星星的你》,我是三天两夜把它看完了。这个片子影响大到什么程度?大到很多沿海地区的中学生,居然集体包飞机到韩国去整容,这个现象我们看不到吗?已经从互联网上的一种影视传播到现实当中,网下行为已经开始出现,很多中学生说:“我们要向都敏俊学习,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我们骑自行车的时候,也要把腰板挺直,要向都敏俊学习,要做一个很有修养的人。”无论千颂一的妈妈怎么骂他打他,他始终保持微笑。甚至连三八妇女节,去年都发明了一个新词,女生们说:“我们不是妇女,我们为什么要过三八妇女节,我们要过三月七日的女生节,三月七日女生节,三月八日妇女节……”后来还挂出很多很多的横幅,在网上也开始出现了。

前不久互联网上整治一些低俗的音乐,还有网络小说。今天有大量的数据可以证明这些对我们青年的影响,尤其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在青年中的盛传。我想重点强调一下网络游戏的问题。中国有几百万人在玩《魔兽世界》,工信部当时把服务器关闭掉了,后来很多80后就拍摄视频,这个视频大家基本都没有看过,但是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就是因为中国有几百万的《魔兽世界》玩家不能玩游戏了,于是就从网吧回到家里太无聊了在网上发帖子。“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句话大家都知道,紧接着来的是什么?就是你进我空间,我进你空间,互相偷菜,偷菜游戏开始了。后来我们成都周边很多玉米地被人偷光了,网上行为变成网下行为。再后来我们城市周边开设了开心农场,变成一种经济行为了。去年我到南充,那里有2000多亩地供大家偷菜,每个月给200块钱,而且是原生态的,不打农药,不施化肥,都是有机农产品,互联网加生态农业的模式开始出现了。对此,我觉得很值得研究,仅仅一个网络游戏,可研究的东西就很多,另外还有网络红人、网络意见领袖、需求点赞的心态、孤独感、没有耐心等等,值得研究的问题太多了。

最后,我提一个对策建议,就是要建立以情感为中心的共青团工作体系。我们做任何工作不是说你真的能解决青年的实际问题,而是让青年认识到你跟他面对面用我们的情换他的心。这是一场攻心战,要用心去交心来开展共青团工作。这是在新媒体时代下,开展共青团工作的一个有效的路径。我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冯莉(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的是这样一个话题:新媒体语境下90后大学生自我呈现的特征。当然这也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浅见,和大家一起交流。

其实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我在长期的教学当中,遇到了一个特别明显的问题。在座的有些是高校的老师,我不知道跟我有没有同感。有个笑话说:“两个人之间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们相隔千里,而是我们两个面对面你在看手机。”这是我在上课的时候很明显的一个感受,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非常投入地看手机。刚开始是很少的一部分现象,到现在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学校是普通的二本学校,从生源各方面看和一本的学校会有一些差距。我们这个调查虽然样本量只有两百份,但从我们小型的调查当中,也能够反映出一些现在大学生当中共同的问题,当然我们也结合了一些深度的访谈,找到了其他几个学校的学生。这是我非常强烈的一个触动,我想去研究一下:为什么现在手机对于大学生,不仅仅对于大学生,对于全社会有强大的吸引力,让大家无时无刻都想低头看它一眼。

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社会家庭等环境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跟70后、80后显然不同。作为老师,当年我们上学的时候是怎么样听老师讲课的,你们现在为什么这个样子?这里面存在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我想提到的是“屌丝”的心态。这个词刚开始是一个网络用词,而且并不是非常文雅的,现在我想把它当作一个研究对象,体现的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后现代文化特征。

下面这段话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对于屌丝的评价,说“他们是身份卑微、生活平庸、未来渺茫、感情空虚、不被社会认同,他们渴望高度被认可,但是不知道怎么做,生活也没有目标,缺乏热情无聊,但是又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刚才马老师也提到了,说现在大学生的空闲时间非常非常的多,这个我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确实他们除了上课,除了写作业,除了兼职,除了睡觉之外,每天还有很多的时间,不知道要去做什么。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说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想做,但是我没有那个迫切的动力想要去做,我今天就去图书馆看一本书,我今天就怎么怎么样,他觉得反正手机拿出来在宿舍里面非常地舒服自在。这正是当前这样一种屌丝心态在大学生当中比较明显反映。

当然,在大的背景上,高校从精英教育转到大众教育之后,大学生在就业当中会遇到非常尴尬的或者低评价的社会氛围。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的改变和自身价值逐渐贬值的情况下,大学生屌丝会将话语平台转移到新媒体,从中不管是获取信息经验还是社交舆论而打发时间,抒发情绪。他们一方面是在寻找一种可以获得的快乐,另一方面也是表达了一种对于现实的反抗。我的研究方法也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我的样本两百多份,不是非常多。我们的问卷主要涉及到网购、网游、网络视频、网络社交、网络论坛、网络学习、网络语言和网络新闻的获取等八个方面。

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这种宅在宿舍的行为特征具有普遍性,一般除了吃饭、睡觉、上课之外,宅在宿舍的时间非常多,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就可以解决他们很多的需求。“宅”作为他们主要的生活状态,睡觉、追剧、打游戏,使用社交软件聊天成为他们主要的生活内容。

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屌丝乐于收音而较少发声。对此我想解释一下,虽然他们对于外界的变化,对于信息的需求,有很强烈的愿望,但是他们在获取信息的行为表现特征上,比起他们自己在表达观点的层面上,应该说乐于听别人讲,比较少的把自己的观点呈现出来,也就是我每天都在看,每天都在刷微博,我在看什么呢?看哪些明星,哪些名人发表了什么,他们只是看看而已。调查显示,在他们关注的信息类型上,对于生活资讯类的关注度最高,主要是明星八卦,再次是旅游信息。纯属娱乐和消磨时间是相当一部分屌丝们使用新媒体的出发点。对于娱乐八卦和生活资讯类信息数量和范围的需求程度较高,一方面这些被称为他们的谈资,或者说对生活有所帮助,另外也体现出来他们的懒惰,不愿意主动参与到事件讨论或者真相辨析的事件当中。

调查发现,网络消费突凸显90后大学生生存和自我实现之间的矛盾。虽然现在大学生群体普遍经济条件相对一般,但是他们对于吃穿用住和娱乐生活方面还是有较高的预期和行动能力。在我们的调查中,目前大学生群体的生活费用在1000-1500元的范围之内。其中的生活费“吃”占了很大的比例,剩下可以支付的钱就比较少了。因此对于消费满足的欲求,在这种经济能力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他们只有通过网络的消费,主要通过山寨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心理需求。

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屌丝群体以新媒体为交友和情绪释放的场景。在我们的调查中,QQ使用时间最长,微信、微博是其次的。在网络语言的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词汇一方面表达出他们对于生活的怨恨和愤怒的负面情绪,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们的无奈和茫然。

最终我们的讨论和结论是结合社会认同的理论。关于社会认同,刚才几位老师也提到,反映出来的是“我是谁”,对自我身份的一种认定,以及“我们是谁,我们从属于一个什么样的群体”,这是社会认同理论中体现出来的两个层面。

首先,90后当代这样一部分屌丝心态的青年,他们在社会认同中,通过新媒体主动建构这样一种身份的群体边界——“大学生群体”,这部分屌丝心态的人,通过新媒体进入到这样一种角色,并以一种体验式的表演来呈现自我,包括刚才我们提到的,他可以在网络当中扮演一些角色,达到一种内心的成就感或满足感,通过网络实现追求时尚、消费商品符号价值的愿望。

其次,在新媒体使用中,会突出一种弱势心态,自我评价的实现要通过内群和外群的特征概括和优劣比较来取舍。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说,新媒体既是他们了解自身生态压力的主要渠道,又是他们应对压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再次,通过新媒体加强群体互动,增强群体归属感。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人们为了维护自尊,需要在外群比较当中突出自身的优势。刚才我们更多地提到的是屌丝的一种消极的心态,也会有一些能够对大学生们起到立志的作用。逆袭的屌丝身份,会让他们积攒力量,会让他们有一种奋斗的目标。在商业化逻辑盛行的文化狂欢中,屌丝身份的抵抗意味在很大程度上也被蚕食。在意识形态收编和消费主义裹胁之下,屌丝群体的价值观也在经受着不断地修炼。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它表现为画地为牢的一种认同的困境,就是说既想要改变,同时在目前情况之下又很难有主动去改变的欲求和愿望。

付红玲(贵州省团校副校长):

我来自贵州,我有一些想法跟大家探讨一下。最近两个星期,我基本上在贵州的乡村里面跑。对于青少年工作和青少年教育研究,从我们研究者来说也就是两块:一个是基础理论的研究,二是实用性的研究。面对现在那么多的网络问题,到底该怎么办?我觉得我们的眼光应该要向下,下到基层中。两个星期跑下来,发现一些问题:从小学、中学到高中,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家里很穷很穷,基本上没有手机,很多孩子在家里由爷爷奶奶带,好多孩子就只在学校吃饭,家在学校门口都不回去吃饭,说学校的饭比家里还好吃。有些孩子对社会和父母有一种仇视,有些孩子和他父母说“我长大也不养你”。从新媒体讲,有些孩子会用学校的电脑上一会网。我觉得共青团应该占领这块阵地,让孩子们有一个阳光的心态。前一段时间,我们贵州几个小孩为了取暖自己烧火,因为下雨躲在垃圾箱里,自己不知道,然后一氧化碳中毒死了。还有一个孩子带了两个弟弟妹妹,他觉得生活无望,他还要上学,觉得压力很大,就拿农药逼他弟弟妹妹吃,他自己最后也吃了。所以,怎样用新媒体占领这块阵地,我们共青团怎样切入进去,我觉得也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以上我最近在下面调研的一些想法。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科研管理部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