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成长的现状、特点和规律”分论坛代表发言实录(下)

发表日期:2015-12-03作者:编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出处:

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成长的现状、特点和规律

——“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第一分论坛与会代表发言实录(下)

 

主 持 人:田  杰(深圳青年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陈  霖(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    题: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成长的现状、特点和规律

时    间:10月26日下午2:00-5:30

地    点:陕西延安市枣园宾馆一楼1号会议室

会务组织:邓希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

 

【下半场主持人】陈霖(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们进行下半场发言。下半场有7位老师发言,首先我们欢迎田杰教授。

田杰(深圳青年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我没有准备论文,也没有题目,就随便谈谈感想。新媒体这个话题,对我来说也很新鲜,也很艰难。放开眼光看一看,也有不难的地方,放开到多大多远?如果从人类的文明史看,就很长很长。有的人说,人类文明的历史(主要讲西方)从文明之初到现在,可用三个苹果来描述,这三个苹果都是上帝给人的:第一个苹果,上帝给了亚当和夏娃。亚当和夏娃吃了,就有了智慧,就有了文明。第一个苹果上帝给了人类,人类有了智慧有了文明。第二个苹果,上帝给了牛顿。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砸到牛顿脑袋上,牛顿进行思考,得出的理论最后归纳出来,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万有引力定律,还有力学定律,人类有了现代的科学。牛顿的发现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这也是人类思想的意义。第三个苹果,上帝给了乔布斯。这个苹果上帝咬了一口,是不是上帝咬的无所证明。乔布斯的这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成为今天的新媒体。上帝给亚当、夏娃苹果使人类进入了青春期,亚当和夏娃是两个青春期的少年。上帝给牛顿苹果产生了现代科学。真正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是乔布斯的苹果,所以乔布斯被称为“苹果教父”。上帝属于西方文明,到现在上帝也没有给东方文明。刚才有人讲:什么时候外国人把孩子送到中国来留学,听中国音乐,看中国电影……这就是上帝给中国人民的第四个苹果。乔布斯去世的时候,网络上悼念他,很多语句非常深刻、非常感人。上帝最喜欢的还是青年人,亚当和夏娃是年轻人,牛顿当时20多岁,乔布斯创立苹果的时候21岁。

我坚信一个观点:青年是什么?青年是一种信仰的力量。这是我做这么多年研究后给青年的定义。因为我觉得对青年下的其他很多定义,无论从年龄、时代、特征,都不可能有这个定义、这种理解有力量。我认为人类文明是从年轻人开始,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都有年轻人参与,而且是最重要的力量。马老师新出的书的标题非常好——《不可忽视的力量》,我说就是具有决定性的力量,这种力量非常强。我在研究中,再往前追溯,人类既有文明的历史,也有进化的历史,我很欣赏法国的一位哲学家,他用一种假说的方式推到“青年猴”,他有一个我非常欣赏的概念叫“青春化”。青年人每个时期、每个时代的创造不断融入人类文明当中,积淀产生为人类文明注入新鲜的文化因子,使人们保持新鲜的活力。我觉得青年人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是文化的作用,他们中当然有政治家,也有开国将军,也有军事家,但是这真正推动人类向前发展进步的是青年文化的力量。青年文化不是现在才有,很早就有。青年文化在定义上,我很赞成用“亚文化”的概念来表述。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主文化是几何性概念,只有亚文化是实体性概念。西方有一个哲学家的一本书叫《人类学的哲学之根》,他说所有文化都是亚文化,他讲文化实体,我觉得这个讲的很好。

青年亚文化和其他人的亚文化不一样,青年亚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反文化。我们总把这个“反”和“反动”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不是。青年文化是具有张力的文化,对传统文化有破坏性和颠覆性。青年人有三力:旺盛的生命力、活跃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这三力是青年文化最根本和最核心的。青年文化包括反文化,我们讲青年文化的时候,其中有很多负面不利的因素,但应该把与青年人的生命特征融合到一起看,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理解。现代网络文化,就是产生于现代西方青年的反文化运动当中。也有人讲,60年代的真正遗产是计算机革命。将这些融到一起,再看新媒体现象,就会有一些新的启发。

洪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各位下午好!我叫洪明。今天的主题是关于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年特点。当然只要讲到青年特点,肯定就要讲到媒体。无论哪个时代,媒介都是青少年吸收信息、接受外部影响最基本的环境。今天我们主要讲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年特点。几年前,我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写了一篇文章,关于自媒体的。当时主要研究自媒体环境下,青年反社会化的现象。当然青年不仅仅反社会化,肯定是反社会化的某一些东西,比如价值的冲突等方面。因为时间比较久了,文章就没有拿过来。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价值观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从2009年开始,跟北师大一个团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问题。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简单讲几个观点。首先关于当代青年的特征,我也没有归纳出来,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价值观,价值观是归纳和理解青少年基本特征的最核心的要素。刚才高老师讲了好几个维度,有些是不是在一个平行线上还需要探讨。我觉得最核心的问题是价值观的问题。青少年工作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青少年工作的核心问题也是要解决价值观的难题。作为物质需求,给钱就行了,有资源就可以解决。有些问题是资源所不能解决的,比如观念问题,是需要价值引领的。文化问题、信仰问题,就是价值观问题,需要价值观引领。党的十八大以后,大力倡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传统文化,要入脑入心。我们如何贯彻落实?我认为有一个理念问题。我们过去是自上而下,用灌输式的方式,把价值观的教育一股脑地灌输给青少年。我们要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进行剖析,分析青少年的文化就是什么文化,不能主观定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或者教育,要真正解决青少年价值观的困惑,这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我认为当今的青少年比我们过去更加热闹、比我们过去更加风流,比我们过去更加张扬个性,但是比我们过去也更加困惑。我们那时候成长很正常、很简单,以主流文化为主导,当然也有叛逆性,也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但是今天急流勇进的青少年背后却充满价值观的困惑。为什么幸福感找不到?为什么很多高学历的孩子还存在那么多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价值观出了问题。即使说到心理健康问题,也要回到价值观这个核心问题上。因此,价值观教育和引导,要破解当今青少年价值观的困惑,以及青少年的价值冲突、价值迷失、价值扭曲等等这样一些基本问题。

价值观教育和引导有哪些基本规律?近两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参加了不少价值观教育的活动,以及一些比较大的课题。今天上午成果发布中,有关中学生价值观的问题有些简单的数据,但是现实中的价值观问题比那些数据复杂得多。由于时间关系,放一个PPT,大家可以简单浏览一下。三个问题:一是核心价值观到底跟我有什么关系?二是什么才叫真正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三是怎么去提高我们自身的价值素养?价值观有用才行,没用就会拒之千里之外。我讲一个小例子: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有两个选题:第一道题是“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第二道题是“深入灵魂的热爱”。结果70-80%以上的考生选择了第二题。第一题主要是写记叙文,为什么大多数考生不选第一题?因为今天的青少年以个性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理解像林则徐、岳飞这样一些人,他们的脑海当中都是周杰伦,都是TFBOYS。这是价值观发生冲突后在作文选题中的一个表现。河南高考作文题也是有关价值观冲突的问题:“女儿和爸爸一起在高速公路上,爸爸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开始警告不行,最后女儿准备打电话投诉相关部门。请你给女儿写一封信,你认为女儿这种行为妥当吗?”可见女儿跟爸爸之间的价值观是冲突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很多。我们搞价值观教育,必须要落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当中。再比如校园暴力问题,有很多孩子参与到校园暴力之中,不是因为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价值观扭曲的结果。目前有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之说,认为利己主义是很正常的,而且还要做到精致,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多这样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价值观跟国家和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这是价值观教育必须要回答的。经济发展了,科技进步了,而社会在迷失,人类在迷失,良知到底在哪里?灵魂到底如何安顿?幸福到底从哪找?自信如何建立起来?还有公平等等这样一些基本问题,都是价值观教育要回答的问题。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领青少年成长,我们可以做的是让青少年“记住、理解、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设计的问卷大概也就是这几个方面),其要求不断提高,难度也越来越大。“记住”很简单,是基本的要求。不仅要记住“民主”,还要知道“民主”对个人有什么要求,“民主”的核心是什么,东西方民主有什么区别。还有“自由”,不能光记住“自由”,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知道如何去践行。上海有一年高考题很有意义,会让你深刻理解什么是“自由”:你可以选择走出沙漠的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但是你必须要走出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也就是自由和不自由之间的辩证关系。今天很多青少年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以为这种方式就是一种自由,结果出现很多困惑。2012年有一个“换考事件”,这种行为到底正当不正当,很多人认为正当,其原因到底是什么,没有人能解释清楚。2013年吴良镛院士给北京某高校开学讲第一课,结果睡倒一大片。我曾经问过很多人,包括校长,如何理解“睡觉是我的权力,当你讲课不精彩的时候,对我就是不尊重,我也可以不尊重你,所以睡觉是我的权利”。我不知道在座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睡觉是不是人的权利?你将如何回答?这其中存在着很多价值困惑。所以,最后还是三句话:第一,价值观是衡量当代青少年最重要的指标;第二,价值观教育要从价值困惑开始;第三,要遵循教育和引导的基本规律。我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王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团委副书记):

我研究的问题比较小,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行为失衡的调研,结合调研做一点分析。我们课题组在辽宁省内选取8所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调研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5份。其中,男、女学生比例为48.54%和51.46%,学生干部占57.82%,学生党员占16.14%。从调研结果发现,大学生自控力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特别是新媒体环境下个人的时间管理、学习生活方式、兴趣点和关注点、道德认知标准等均存在失衡现象,甚至部分问题较为严重。调研发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行为失衡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时间管理失衡。调查显示,78.26%的学生每天平均上网时长在1-6小时,8.10%的学生上网时长甚至超过6小时,仅有13.64%的学生少于1小时。浏览手机、玩电脑已成为学生学业生活中的重要选项。同时,从网络忍耐力来看,68.73%的学生忍受不登陆网络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天,20.25%的学生最长时限仅能控制在1小时以内。过度的时间投入已对学生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自我时间管理平衡被打乱。多数学生成为“手机控”,上课不玩手机的学生仅占13.89%,76.51%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偶尔或经常玩手机。学生在时间方面自我管理失衡,直接导致他们生活规律失调,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体力不支等现象严重。

二是日常行为失衡。网络媒体创造了一个没有明确所有权的空间,产生了一种虚拟的和一切免责的氛围,使大学生易于获取到欺骗性的信息,甚至做出伪诚信的行为。调查显示,56.4%的学生有过“复制-粘贴”完成作业的经历,20.2%的学生曾在考场上利用信息工具作弊,19.5%的学生曾在网络上请他人代写过作业或论文,46.9%的学生表示经常使用网络语言,42.4%的学生容易被广告或新奇的标题所吸引。同时,97.90%的学生所在班级依托QQ群、微信群等建立了网络社区,日常沟通、信息发布、问题讨论、资料共享等都在内部进行,学生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明显减少,传统的集体活动方式发生改变。

三是关注重心失衡。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与时代接轨最为密切的群体,应该是社会热点话题的参与主体。从网络参与程度看,74.64%的学生表示偶尔或经常在网络上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25.36%的学生表示从来不就热点话题发表意见。使用新媒体的主要功能包括浏览新闻、社交活动、观看影视剧、玩游戏和购物等,其中对于时政信息获取主要是通过人人网、微博、微信、QQ空间等社交平台,或者腾讯、搜狐等网站主动推送的窗口新闻,而非主动关注国内外大事和热点时事。52.51%的学生表示有时或经常浏览一些不适宜公开或不合法的网站。

四是道德认知失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了解和把握普遍比较深刻,对社会道德标准的认同也是较为一致,但其切身的行动与标准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调查显示,42.3%的学生认为“让座”是个人自发的行为与别人无关,38%的学生认为“扶老人”前要仔细权衡,23%的学生认为“出名炒作”是可以原谅的,21.7%的学生认为“富二代命真好”,14.6%的学生认为“取款机多吐钱”没有义务必须归还。以上数据说明,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失衡,这种失衡有时表现为个体的双重道德标准,有时表现为群体中部分人的道德反差,因此很难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有一个准确的估计或评价。

我们认为,产生这些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新媒体的多重属性使大学生产生媒介依赖。德弗勒和鲍尔·洛奇在“媒介依赖理论”中指出,一个人越是依赖于通过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就越重要。新媒体的即时性、便捷性、娱乐性、共享性等特点,为大学生获取网络资讯和参与网络互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在网络上交流信息、共享资源、娱乐放松。学生越是依赖于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越容易产生猎奇心理,越容易获得心理的伪满足。例如,学生中最常见的“手机控”、“网络成瘾”、“强迫刷屏”、“零回复抑郁”等现象,正是媒介依赖问题严重的最直接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个人时间管理能力被削弱,日常行为失去节奏,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对接触到的现实事物丧失兴趣。

二是社会环境日趋复杂使大学生产生认同偏差。认同是在文化特质或相关的整套的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认同包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按照邓志强老师的提法,网络时代青年的社会认同是一个多元的认同,也就是对网络社会、现实社会、虚拟自我及现实自我的多元认同。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社会的多元化结构特征愈加明显,不良的社会现象和伪道德事件频出,社会正常的道德环境受到冲击,大学生在道德评价和社会认知中充满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外媒利用新媒体大肆进行文化倾销、文化覆盖及文化侵略,导致大学生思想关注力偏移,价值观扭曲变形,道德评价和社会认知偏离正常轨道,甚至出现比较严重的政治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出现认同偏差,进而产生行为失衡的原因。

三是学校教育手段滞后使大学生缺乏有效引导。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学习比过去更积极和独立,将在教育系统引发一场完全的史无前例的变革。首先,新媒体环境下学校教育结构发生改变,逐渐从集体转向个体,从现实转向虚拟,从有形转为无形,以教师主导的传统教育形式滞后于学生的快节奏发展需求,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更趋复杂化,教师的主体地位受到动摇。其次,新媒体自身的网络化语言、网络化速度、网络化分享等要素,打破了传统教育的生态环境,以书本为主的低端教育手段滞后于学生的需求,学生对新鲜信息的需求更为迫切,课堂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吸引力受到制约。再次,传统的校园文化引导功能被削弱,以榜样塑造和说教方式为主的教育引导方式难以对学生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大学的精神传承和文化的权威性受到冲击。为此,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相比,学校教育手段明显滞后,由于不能对大学生实施有效引导,所以对学生的行为失衡问题反应冷淡。

四是个体健康心理缺失使大学生性格行为扭曲。按照上午谢维和教授讲到的“强油门,弱刹车”理论,随着“95后”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对象,在网络空间里,他们往往以“潮人”自居,既可以疯狂地追求“偶像”,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粉丝”,既可以隐身发布评论信息,又能群聚围观热点新闻。而“95后”多为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多处于家庭的核心位置,普遍缺乏同外界的接触与交流能力,人际关系敏感,唯我意识突出,心理承受力较弱,焦虑感和恐惧感明显,易产生情感危机。这样,新媒体恰恰迎合了“95后”的自我需求,“网络异化”使他们在虚拟空间异常活跃、畅所欲言,但在现实世界的表现却大为不同。所以,时代发展带来的学生个性心理扭曲,也是引起行为失衡的重要原因。

由此,我们对大学生行为调适的工作做如下思考:

第一,加强对大学生媒介观的引导。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于虚拟世界认同的程度恰恰折射出对现实社会的认同尺度,所以大学生品行失衡问题的根源正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要对大学生的媒介观进行正确引导,首先要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如对新媒体的认知程度不高,就不能很好地处理网络与现实的关系,自我网络定位必然出现偏差,将直接影响其行为平衡。其次要引导大学生遵守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秩序,培养其形成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控的意志与能力,既要严格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又要具备信息甄别与鉴赏能力,不能违背现实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要求。再次要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以促进学业生活为追求,利用好网络工具,为学术研究、理论创新和素质拓展提供保障。

第二,完善高校网络文化环境建设。需要认真分析新媒体在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能动作用,将新媒体内容有计划地纳入到学校的综合教育过程中,建设与新媒体知识相匹配的选修课程,要不断充实校园文化内涵,依托新媒体促进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传承,要加强网络文化环境建设过程中的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和制度建设。

第三,促进教师主体教育职能的转变。一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教师从教育信息的主要提供者转变为学生获取价值信息的指导者。二是要转变师生之间关系,从教育信息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信息需求的引导者,更深入地参与到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关注学生的成长。三是要承担新的教育责任,依托新媒体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教育和信息伦理教育,规范日常网络行为和公共道德行为。

第四,发挥学生组织自我引导的效力。建立学校、院系和班级学生组织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扁平化、平等性的交流机制,促进学生组织与学生之间的“线上”和“线下”的双互动,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需求。探索建立学生组织虚拟动员渠道,利用好团中央青年之声等服务平台,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青年动员机制。加强学生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力,重点在学生学业导航中发挥作用,实现对学生的自我影响和自我教育。

孙冰心(复旦大学团委副书记):

各位专家学者好!我是孙冰心。我今天在这里发言的内容是有关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我的论文是关于大学生在微信公众号中的青年特点以及对高校微信公众号建设的建议,是基于共青团工作的定位的。作为一个高校的共青团,复旦大学团委也是属于一个基层单位,我们做的一些的研究并不完全是学理性的,必须要落实到实践之中,我们在总结青年特征的同时,一定要给出可行性的策略方案,所以我们的建议都是非常实操性的。另外,大家也拿到了我们的关于“青年智库”的册子,团中央在2015年3月在我们学校建了这样一个研究基地,其可能和各位老师们做的研究方向也不大一样,我们的老师更多的研究的是政治学方面的,研究基地现在做的是青年政治安全方面的研究,与青年的价值观和思想引导上有关。2014年到2015年的我们所做的课题非常多,涉及到新媒体的也非常多,但我挑选的分享的案例是关于青年政治安全的,以及从政治安全出发我们团委的工作。

我们现在的研究共有四个方向,但是我只会讲到三个:一个是有关“太阳花”的,另外一个是有关“占中”的,最后一个是根据这两个项目所做的有关微信公众号的调查。我们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台湾和香港学生在整个学生运动中是怎样运行的。具体研究内容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不分享了。我主要跟大家分享一点,就是新媒体对于学生运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大家可以看到,大众的传播模式和网络的传播模式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一中心的,后者是多中心的。多中心的传播方式对“太阳花运动”的影响最大。我们对台湾青年包括他们学联的很多工作都很关注,他们以前的工作模式也是线性的组织模式,就是选出代表,代表告诉大家做什么,然后学生会做什么。后来“太阳花”的整个运作是通过FACEBOOK号召。我们全程跟踪过,请我们自己在台湾的学生和他们一块全程参与整个过程。我们总结出来两个要定:一是在网络传播意识上,他们总体的运行和组织动员是用扁平化的议题设置来完成的,而整个扁平化的议题设置的形式很简单,通过每一次请学者、社会人员、学生一起来参与某个主题的讨论,完成从意识培育到行动的演练,最后到骨干的输送,其过程是非常完备的,具体的内容我们可以私下交流。二是通过网络平台,单靠FACEBOOK本身是不够的,除此之外外,整个网络平台起到的是凝聚和强化学生群体意识的作用。网络平台是一个工具,有硬件的,有软件的。硬件在于他们现场的运作模式,所有的组织当中一定不会缺少硬件的供给。同时,硬件供给的后期,在“太阳花”的后期,FACEBOOK以及他们自己的整个社交网络,还承担了传递信息以及议题继续发酵的功能。

下面,我们来看“占中”。在“占中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网络平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把青年动员的效率大大提升,它的效率提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平台的多元化。“太阳花”主要运用的是FACEBOOK,“占中”运用的却远远不只是FACEBOOK,还有twitter、香港快拍等各种各样的,我们的网络工具APP也都出现了。第二是通过网络平台整合了外围民众。如果说“太阳花”仅仅是大学生的运动,那么“占中”就绝不只是大学生的运动,其网络平台、社交网络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外围的民众整合成一个很大的力量。据我们在香港的同学观察,他们也和“颜色革命”的做法一样,即运用这些网络平台提供对抗警察的一些很细节性的策略指导。第三是网络平台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开通了捐助人的网络。我们知道“占中”是有资金的,130万元的资金是公开募集的,此外还通过APP进行了资金募集。第四是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对此我就不多说了。另外,在“占中”中还有一个捆绑同学间的同辈压力问题。比如说,“你如果不去参加占中,你就不是我们兄弟会的成员,你必须得去”,并通过APP的方式给其增加这种同辈压力。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的社会动员方式,不管是意识上的、还是工具上的,以及最后效率提升上的,都造成了很大的青年政治安全上的问题。

以上警示我们,如何做好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这对于高校共青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命线。为此,我们当时又做了一个调研,在复旦大学范围内,调查了学生所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微信是现在学生用户最活跃的。我简单跟大家分享几个调研成果:第一,我们调查了150位学生,他们所喜爱的微信公众号是507个。六成以上的学生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是1-20个,平均文科生是33个、理科生是23个。第二,凡是关注量超过4个以上的学生便开始选择性阅读,平均每天只看3个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这一发现可以启示我们:共青团的微信公众号怎样进入这个“市场”?也就是说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应该如何总体布局?我认为,应该重点打造,而多接口、多平台是不合适的。另一个启示是怎样才能入青年学生的脑?他们一天只能读3个微信公众号,我们怎么才能成为他们所关注的20个公众号中的那3个?我们学校做的方式是增加所有微信公众号的战斗力。我们做了一个校内微信公众号的排名,大家可以看一下,排在前列的大概的特点在于:需求要明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格调要比较高,另外是要发布权威的信息。这些在我们的工作中都有体现。

下面讲讲我们的实践。在微信公众号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怎样让同学们在手机阅读的同时能够很有效的得到共青团想要传递的信息是一个问题,我们找到的解决方法就是可视化。我们在学校建了一个可视化实验室,是我们共青团自己建的。我们请到一些很厉害的业界和学界的人来给我们的同学们做培训,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我们自己做的产品。回头我可以在群里面给大家发一下我们自己做的动态的MARK的产品。这些产品里面都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有传递正能量的内容,但都是用一张图来解决的,都是用一个动画表现的。最后解释一下我们的“青年智库”。智库的框架比较复杂,包括学生和老师两大部分。所有的老师3-5人一个工作室,目前已有37个青年老师的工作室。所有的学生分为5个中心,共有超过200个学生参与其中。我们认为,如果脱离青年本身,不可能了解青年,青年研究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的理念是“让青年研究青年”,青年学生和老师在研究过程当中是互动的。200位同学实际上也是我们青年研究的重要力量。复旦大学“青年智库”的发展目标,我想最首要的还是育人,在青年学生中培养和提供更多青年研究的后备力量,思政教育还是第二位的。欢迎各位老师多多指导,谢谢!

马有林(青海省团校讲师):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由于时间紧,很抱歉,没有做PPT,我只能是口头汇报。我今天和大家汇报的话题是“民族文化与新媒体时代冲突下的青少年发展特点”,这是我的一篇论文,范围很有限,是青海省青少年的话题,不妥之处大家批评指正。我今天和大家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此话题:一是研究和探讨青少年发展特点的意义;二是青海省在民族文化与新媒体时代的碰撞下青少年发展的特点;三是对未来青少年发展的期望。

首先是研究和探讨青少年发展特点的意义。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发展成长状况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心和重视青少年发展特点,研究和掌握青少年成长规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伴随着新科技的更迭和媒介多元化的融合,新媒体接踵而来,新媒体时代成为当今青少年发展成长的重要环境。尤其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已成为当前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探讨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分析青年一代思想状况、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次是青海省在民族文化与新媒体时代的碰撞下青少年发展的特点。青海省作为三江源头,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域辽阔,环境恶劣,民族宗教错综复杂,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民族文化氛围浓厚。生活在青海的广大青少年群体受本地区民族文化和时代环境的双重影响(民族文化指的是青海本土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表现出和内地青少年共有的成长规律,同时又具有明显的本土特点,尤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国内其他地方一样,青海青少年同样处在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网络信息铺天盖地、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无不受到新环境、新事物的影响。与此同时,青海省又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藏、汉、回、蒙、土、撒拉等54个民族的人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就青海而言,青海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刚才我说的藏、汉、回、蒙、土、撒拉这几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各民族相互影响,和睦相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这些具有民族宗教特点的文化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不断融合交织在一起,呈现出青海独有的民族宗教气息浓厚的本土文化。青海青少年一方面接受学校老师的规范教育,另一方面学习家庭家长的宗教文化;一方面吸收地方本土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又要适应社会新的发展变化。当民族宗教文化极其浓厚的青海民族地区青少年赶上网络信息发达的新媒体时代时,他们成长的历程表现出了民族性和时代性共存、正面引导和负面冲击同在、思想活跃,价值趋向多元、心情浮躁、心理复杂多变等特点。这些就是在双重文化影响下青海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最后是对未来青少年发展的期望。青海民族地区自身的民族特点与新媒体时代特点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在此过程中又不断摩擦、碰撞甚至是冲突,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尽管如此,新媒体环境下的时代潮流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管青少年是主动的接受还是被动的顺应,都将会表现出这个时代不同青少年群体间的特点和规律。青海青少年的发展和成长,离不开全国兄弟省市、共青团组织、青少年工作者的关心和支持。青海青少年工作的发展还需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关心和指导。

这就是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的内容,谢谢大家!

文嘉(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有关新媒体对青少年影响的一些认识,不成熟和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教。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新媒体与当代青少年的区隔化生活”。正如刚才大家所讨论到的,新媒体和青少年的群体发展是一个相互建构的过程。信息产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当今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青少年作为互联网孕育的主体,正不断丰富网络传播的内涵。据有的网络研究机构2015年对于新媒体运用的调查,结果显示,29-35岁之间的人是新媒体运用的主体,他们占到了将近五成。我认为,在当今的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每一个青少年群体的代际区隔越来越小。比如说,原来有人说2年是一个代际,现在有人又说可能是1年,或者1个月,或者1个星期。我们能不能从另外一些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首先,关于青年的代际。面对同样的开放的网络环境和内容时,当代青少年的代际特征是一个模糊的过程。比如,现在90后中间很盛行一种文化,就是用一种可爱的童颜化的方式去描述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再比如,现在00后也有一种趋向于成人化的现象。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特别爆炒的李亚鹏的女儿李嫣,她8岁的年纪就开始用秒拍的视频向网民去教怎样化妆的事情,引发了网民对于成人化的讨论。因此,我认为,当今同辈群体的区隔可能反而比代际群体之间的区隔要大得的多。新媒体的概念是什么?新媒体的概念是相对的概念。比如,对每一个媒体来说,对新一代发生的媒体都有可能是新媒体。传播学领域专家按照技术的发展,把人类的传播史分为三个时代,分别是口语时代、书面文化时代和电力信息流时代。如果我们是从传播媒介对于人的区隔的角度来讲,是不是也可以把传播史分为三个时代:印刷媒体时代、电子媒体时代和虚拟媒体时代。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传播的文化的话语权是逐步从精英阶层下放到草根阶层的,传播途径是由上到下呈现一个散点式的分布,传播的效果从单向到交互式的转型。我们现在讨论的新媒体时代,正是其中所呈现的第三个时代,即虚拟媒体的时代。套用果壳网对新媒体的界定,就是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它包括特定技术实践和社会组织的信息。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首先强调的是技术,其次是传播的组织化形式。从传播的效果来看,新媒体随着手机的发展,特别是手机摄影和社交互联的发展,我们发现新媒体营造了一种更加生动的在场感。比如,这个女孩子是天津滨海的,是住在离爆炸现场最近的一个小区的业主,在当天晚上爆炸的15分钟之后,她就上传了这条整个爆炸现场的视频。这个速度我想是很多传统媒体都无法做到的。我们曾经理解中的报道大事件时,需要摄影和摄像记者扛着很重的器材奔赴现场才行,而今天的摄影和摄像报道已经不是这个样子了。

其次,关于新媒体的特性,从传播手段来讲,浅层化的趋势成为主流。现在的人们,特别是90后、00后,已经没有耐心看大段大段的文字。他们喜欢比较有冲击力的标题,浅显的图解和彩色的图片,这也成为新媒体和网络媒体吸引受众的手段。比如,前一段《人民日报》总编室的公众号也发了一篇很长的公众微信,把党报报道的原文和网页转载的标题进行对比。在网页转载的过程中,有些媒体把很多党报原文中的细枝末节进行扩大,成为一个很受人关注的话题。虽然说有些网络媒体确实在职业伦理上有一定欠缺,但是不得不承认经过其更改过的标题确实使人有特别大的阅读欲望。从传播的路径来看,传播主体不再是政治精英所控制的媒体,网站特别是微博微信的发展,使社会的话语权越来越从上向下转移,从政府向公众转移,现在已经是传统媒体收尾的时代。前不久已经有三四家纸媒相继倒闭,反倒是网络媒体特别受欢迎。像鹿晗,还有EXO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的音乐团体的一个成员,他们的每条微博在网上发布后,几天内就能赚到1亿以上的转发率——这个转发率已经获得了吉尼斯的世界认证。再像这个女孩子——一个日本的女孩,叫木下(音)——如果你不是偶像 ,但是你有一技之长的话,你同样也可以吸引到人的注意——她的生存技能是她能吃非常非常多的东西,她的谋生手段是在网上开了一个视频,如果你充值付费给她,她就通过网络来表演她吃东西。

再次,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一是虚拟社会已经成为集体意识的存在空间。比如,对 60后来说,集体记忆可以通过集中读报、学习中央和领导人的讲话精神等;对70后来说,集体记忆是可以一起收听一个广播;对于80后来说,我们很容易回忆到我们小时候一起收看电视的情形;但是对于90后、00后来说,他们的集体记忆是什么?只能是坐在电脑前,点击各自的电脑。所以,不同的群体会有不同的集体记忆。信息的多元化和海量使 90后和00后很难形成共同的集体记忆。二是传播和交往模式的圈子化。新媒体传播完全以个人为中心,提供点到点的传播模式,所有人面对所有人的转播,传播者不但拥有内容的主控权,还可以通过技术来决定受众能看到什么、什么时候看到,以及屏蔽什么。比如,APP会根据你的浏览记录自动决定向你推送什么样的信息;对个人来讲,同样可以用微信的分组功能,来控制每条信息在朋友圈的阅读量。三是动员模式的网络化。青少年在新媒体传播中拥有传者和受众的双重身份,任性的选择选项、丰富的信息来源构成他们封闭的小圈子的交往模式。在新媒体的传播格局中,动员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机关,而是社会自组织、公民个体尤其是“网络意见领袖”的动员能力都远远超过了大部分的官方组织。在这一过程中,个人接受信息传播时很容易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状况,缺乏严谨性和权威感。特别是在群体性事件中,青少年很可能倾向于他自己想听的,难有理性的思考,很容易被情绪所左右。

最后,共青团组织运用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引导:一是要运用新媒体的技术满足青少年的深层、本质、实际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娱乐化地去迎合;二是要将新媒体作为吸引青少年参与青少年工作的渠道;三是要破除新媒体一用就灵的“万金油”观念,适当的时候还是要进行面对面的动员,运用理性的工作方式给青少年的成长以长效的影响。这是我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谢谢大家!

甘婷婷(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研究生):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生甘婷婷。非常高兴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给我这次参会学习的机会,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和大家汇报的题目是“青年群体的人际交往研究——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微信朋友圈分析”。

我从五个方面展开,分别是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微信朋友圈的传播特点,以及对青年群体产生的影响和如何塑造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优秀青年人。

第一,研究背景。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时代的微信朋友圈,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形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处于个体社会化关键过程中的青年群体,对社会和世界充满着好奇与探索的心理,个体心理却并没有成熟,容易被新媒体时代的微信朋友圈带来的刺激和新奇所吸引。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与模仿能力都较强,个性突出。在新媒体的微信平台里,青年之间互相连结,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推送,在网络平台里形成一个“熟人圈”。那么,微信朋友圈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往工具,青年人在人际交往时会呈现出哪些问题?微信朋友圈传播的特点以及对青年群体人际交往的影响又是什么?本研究希望将这些问题细化,从而更好地了解微信朋友圈中青年群体的人际交往情况。

第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系8位二年级研究生,从2014年9月10日至2015年9月10日这一年内发布的朋友圈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本研究分别用A、B、C、D、E、F、G、H表示这八位被研究对象。从这个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朋友圈内容为图文并茂的占比最高,达到66.9%;其次是转发类的,比例占15.8%。微信朋友圈图文并茂下的个性展示,主要分为自拍秀、吐槽秀、朋友秀、生活秀四类。(1)自拍秀:主要是指在朋友圈发布自己的照片,以自拍的照片为主,比例占35%。一般发布的照片是在经过新媒体下的美图软件的处理后,如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等,将照片处理的更加好看,随后才发往微信朋友圈,从而获得更多的点赞率和好评率。(2)吐槽秀:顾名思义是指对某些现象,或者某些人有不满的情绪,在微信朋友圈进行批评或者讽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这类的比例占20%。(3)朋友秀:有20%的同学会把自己与朋友的合照分享到朋友圈中,如和朋友的聚餐、逛街、购物等,照片的背后是对情谊的赞美和歌颂,体现了彼此的亲密关系。(4)生活秀:有25%的同学会将生活所见用照片形式发到朋友圈,如旅游的风景照等。再看微信朋友圈的分享与转发,该类型一般是将他人发到朋友圈的内容,或者是公众平台上的消息分享后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中。转发的内容有三类:一是情感类话题的转发,比例占20%;二是对自己或他人有用的信息的转发,比如学习、工作中的小技能等,比例占60%;三是用于调侃或者娱乐作用的转发,比例占20%。

第三,微信朋友圈的传播特点。自媒体下的微信朋友圈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及时交流,节省费用;二是作为通知的媒介,增加了互动;三是群抢红宝,微信转账。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微信朋友圈的传播也有三个特点:一是熟人传播,隐私性强。微信朋友圈是依据熟人网络进行消息传播的,只有在彼此是好友的前提下,才能够分享对方所传递的消息,隐私性是较强的。二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图片文字,以及所想所看,而微信好友能第一时间看到分享的动态,进行及时的评论和转发。三是传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微信平台不仅可以进行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的传送,更重要的是可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网络互动,让用户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第四,微信朋友圈对青年群体产生的影响。积极影响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打破传统话语权壁垒,促进新媒体下的文化平等互动。不同于传统的人际交往,特定的中国文化讲究礼仪和老幼有序,以及不同身份下的话语差异。青年群体往往处于文化框架的制约下,然而在开放的微信朋友圈里,他们既不会受制于时间空间的约束,也不会受到地位、权力、声望等身份的约束,其有助于打破传统话语权的壁垒,促进新媒体下的文化互动。二是激发青年人活力,有助于创新型思维的建立。青年群体可以在微信朋友圈里自由地表达个性,利用各种流行的网络新语言进行人际交往,在颠覆了传统文化的条条框框的同时,增强了青年群体的创新型能力。三是在进行人际交往的同时,提高了舆情表达能力,尤其是对引起较大社会反响事件的转发评论,在提高网络舆情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网络对社会的监督。

消极影响主要为四个方面:一是信息泄漏,安全隐患。微信中的定位、查找附近的人,以及摇一摇等功能,都可能将自己的所在地点暴露出去,容易让犯罪嫌疑人有机可趁,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散布不良信息。而青年群体由于缺乏经验,在人际交往中容易疏于防范,被不法分子利用和欺骗。二是对传统的教学产生消极影响。微信朋友圈里的大量新奇的语言和符号,对传统教学产生影响。如青年人在人际交往时,会因为谐音将“喜欢”写成“稀饭”,或者用数字代替文字,如“拜拜”写成“88”等。长时间在生活中使用网络新语言进行人际交流,会不自觉地吸收错误的知识。青年人缺乏理性的认知,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正确的纠正,就容易在学习中犯错误,对教学造成消极影响。三是过渡地沉迷于网络,不利于青年的身心健康,过于频繁的使用手机会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沉迷于虚拟的微信朋友圈,而远离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容易造成性格孤僻,同时对视力造成严重的破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四是虚拟的微信朋友圈交往容易引发社会信任危机。网络消息的真伪难以鉴定,容易让人在交往中彼此怀疑,并且产生戒备心理,易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影响青年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第五,如何塑造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优秀青年人。一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社区的健康发展。在网络平台上坚决不散布危害国家和人民的谣言,牢记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青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虚拟的网络社区里做到不欺骗,不被骗,活泼中带有原则,积极弘扬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在网络社区传递正能量。二是要加强网络管理,打击网络犯罪,包括要大力加强对网络社区的监管,营造安全舒心的网络环境。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不法分子要严格打击,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四是家庭、学校和社会要三位一体,引导青年人健康上网。家庭、学校、社会应充分理解青年人的行为和意愿,对于青年群体优秀的网络文化要鼓励。对不良的网络文化要坚决抵制,并要告诉青年抵制的原因以及不良文化的危害性。要告诉青年人当下的学习和工作要务,以及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的发展目标,正视自己和现实,不能沉迷于网络社区而荒废时光。家庭、学校、社会要共同呼吁青年群体努力弘扬社会正能量,努力发扬优秀的网络文化,努力进步。作为青年群体自身来说,要正视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的职责,知道何者为,何者不为。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社区建设需要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只有在创新中发展,才能让网络社区保持激情和活力。因此,青年人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虚拟的网络社区,要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提高自身的媒体素养。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邓希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

我跟大家简单地讲一讲我的想法。因为听了这么多发言,都没有谈到新媒体时代到底是什么?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那么,所谓的“新媒体时代”,到底是“新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的时代”,还是“以新媒体为基础的时代”?其实这个是很值得研究的。

接下来需要探讨,新媒体时代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新媒体时代对青少年发展的本质性影响及其本质关系是什么?我认为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本质应该是一种社会变迁。但是,社会变迁有正向的和负向的,社会变迁对青少年的发展是积极影响为主还是以消极影响为主?这也需要探讨。假如说我们认定新媒体时代是一个正向的社会变迁,而且对青少年的发展是带来极大的正面影响的话,那么我们的青少年发展政策肯定不能以目前的青少年发展政策来指导青少年的发展,我们的青少年政策与青少年发展理念肯定要创新,肯定要以新的理念来指导青少年的发展。

我们探讨新媒体时代也好,新媒体社会也好,首先一定要跟其他的社会结构要素,特别是当代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及其相互构建起来的新的社会结构进行综合考虑。比如说,特别是90后、00后,他们是在相对丰裕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跟60后、70后成长的环境完全不一样。所以,80后也好,90后也好,00后也好,他们没有60后、70后这两代人对穷苦和辛劳的那种感受。以前我们很穷,当代青少年一出来就是繁荣的中国。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上午发布我们研究结论时所说的“80后、90后的民族自豪感比70后更为强烈”,因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中国在世界上能够挺立潮头。以前60后也好,70后也好,他们的民族自卑感是相对明显的,已有很多学者指出这个症结。这种民族自卑感的主要表现是认为中华民族不行,特别是在80年代的时候,比如说“黄祸”等要进行所谓的反思。

其次是要考虑我们目前正在逐渐进入的后现代社会。当前,我们处在现代社会价值与后现代社会价值并存的时代,这对当代青年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再就是风险社会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当代青年与过去的青年完全不一样。60后、70后基本上知道将来要走什么路。但今天的青少年自己或他人都难以判断明天会做什么,明天会选择什么样的一条发展道路。风险社会以及给青少年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当代青少年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

再次是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社会带来的是一个陌生人社会,而60后、70后基本上是成长在熟人社会。今天的00后处在陌生人社会之中,以及新媒体时代带来的这种人际交流的巨大变化,会使当代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如何进行互动,怎么构建?还有就是现在是一个自组织社会,而以前我们都处在一个被组织社会中。在自组织社会中,新媒体时代在组织公民和青年进入社会过程中,将会发挥什么影响,以及如何发挥影响?

所以我认为,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本质有三点:一是与新媒体技术及其社会之间的影响为基本特征;二是不同角度下,主要的社会结构形态共同构建复杂的互动,带来全新的社会结构形态;三是社会影响是以积极效应为主的社会变迁,而且这种社会变迁是不可逆转的。你不可能再回到以前,不可能有任何的力量使我们再回到新媒体时代之前的社会形态。

新媒体时代对当代青少的生命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留下了历史的烙印。当代青少年在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所要考虑的是怎样去适应,怎样去顺应,或者怎样在历史的潮流中实现自己的成长发展?有三种结果:主动前行,裹挟而行,或者被甩出历史进程。我们认为,青少年必须主动前行,或者被裹挟而行,假如自己不努力,不适应这个新媒体时代,就可能被甩出历史进程。我们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有新的青少年发展理念:一是要把青少年的发展纳入到社会资源的总体格局之中,而现在的青少年政策在社会资源格局中并没有到位;二是要建立青年法,要以青年法为核心要素形成独立的青少年政策;三是实现青少年发展的优先战略和优势视角。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科研管理部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