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社会意识的调查

发表日期:2014-10-07作者:作者:曾燕波编辑:system出处: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分子是智力劳动者的统称,指运用其智力研究、反思和推测、提问以及回答有关各种不同思想问题的人士。知识分子是中国社会中四大劳动者(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之一,即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专业技术劳动者,如教师、医生、工程师和科学家都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现代社会仍然有喜欢以知识分子自居的人或以知识分子为敬语的习惯,一般指学历较高、读书较多的人。国外关于知识分子的主流看法是: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群体,是国外通称“中产阶级”的主体。中产阶级的数量及稳定性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对于知识分子重要作用的认识和在政策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由于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断发展,青年受教育程度更高,大学又连年扩招,现在和将来一段时期,知识分子中青年会占绝大多数。青年对社会的影响众所周知,相信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像自“五四”以来成为社会转型中的重要推手一样,在深入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上海作为中国的人才高地,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投身上海的经济社会建设,为上海的发展做出贡献,他们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正因如此,对知识青年的社会意识状况要更为重视。

   

二、研究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主要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辅以个案访谈。课题组在全市范围内以判断各单位知识青年在全市知识青年中所占比例的方法,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及社区进行相关调查。调查于201279月进行,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43份,有效回收率为90.5%(见表1)。

 

1:样本概况

选项

样本特征

频数

百分比

选项

样本特征

频数

百分比

性别

223

41.2

是否独生子女

363

66.9

318

58.8

不是

180

33.1

年龄

1822

79

14.6

学历

大专

15

2.8

2328

237

43.7

本科

264

48.6

2932

145

26..8

硕士

238

43.8

3335

81

14.9

博士

26

4.6

来自于

本市

216

39.8

婚姻情况

已婚

227

42

外地城市

237

43.6

未婚

313

57.9

外地农村

90

16.6

其他

1

0.2

月收入(人民币元)

3000以下

120

22.3

职称

209

38.9

30015000

143

26.6

初级

112

20.9

50018000

212

39.4

中级

203

37.8

800110000

40

7.4

副高

8

1.5

1000120000

20

3.7

正高

5

0.9

20001以上

3

0.6

 

 

 

 

三、结果与分析

1.知识青年的社会道德认知大多具有正向性,而对于道德行为灵活的认同也大有人在

近年来,社会道德问题频出,大家在痛心疾首的同时,也有很多的无奈和纠结情绪。无论是从过马路闯红灯,还是见死不救,一些在以前是义不容辞的大众行为,而现在却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几天前,上海有一位男青年要去扶摔倒的老人,路人却好意地劝阻。近年来,英雄流汗又流泪使人难过,人们在感觉“世风日下”的同时,却有很多伦理道德需要思考。在本次对上海知识青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青年人中的绝大多数对于社会道德问题有正向认识,也有不少人还不具有这样的认知。

当问到在路上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你会怎么做时,能够及时帮助的占28.1%;如果没有其他人帮忙时再出手的占10.0%,看情况再决定是否帮忙的占56.9%;认为帮人有风险,不帮的占3.9%;认为与我无关,不管别人的占1.1%

当问到在路口遇上红灯,而此时并未有车辆通过,您会怎么做时,认为待绿灯亮时再过的占50.9%,认为视当时情况而定的占36.9%,认为没有警察管就过的占5.4%,认为别人通过也跟着走的占6.8%

在问到对于随手扔纸屑等不文明行为,你会怎么样时,看到别人这样做会及时制止的占10.3%;看到别人这样做很生气的占20.5%;认为自己是不会这样做的占多数(65.5%);没人看到的时候有时也会随手扔的占3.0%;为了方便,经常随手扔的占0.7%

当问到青年如果乘飞机,对于机上的一些非一次性用品是否会带走时,不会带走的占85% ,认为比较好的就带走的占15%

当问到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什么时,认为讲实力、凭本事的占多数(51.7%),拆竞争对手的台的仅占0.7%,然而,也有近一半的青年认为竞争要靠各种关系或认为说不清楚。

对于“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保障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利益”,“天下为公”等道德认知,知识青年大多是认同的;对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虽然认同度也占多数,但是比例与前三项相比减少12.3个百分点,说明青年兼顾个人利益的认同度较高(见表2)。

 

2:青年对道德的认知情况(%

选项

很赞同

基本赞同

不大赞同

不赞同

说不清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1.2

49.1

10.9

5.5

3.3

保障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利益

62.3

32.9

1.3

1.1

2.4

天下为公

40.0

44.1

8.9

3.3

3.7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19.9

42.1

21.0

12.7

4.3

 

对于诚信、善良、孝顺、勤俭、创新、谦虚、爱国、孝顺、守法、敬业、自信、勇敢等优良品德,多数青年认为最重要的品质是诚信(见表3)。认为诚信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占28.2%,认为诚信是公民应有的素质的占56.8%,认为诚信将给我们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的占10.7%,认为谁诚信谁吃亏的仅占1.7%,说不清楚的占2.6%。这说明,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规范的市场行为越来越深入人心;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逐渐从价值真空时代的燥动中成熟起来。

 

3:青年对于作为社会人首先必须具备的优良品德的认识

选项

频数

百分比

诚信

273

50.37

勤俭

14

2.58

善良

139

25.65

创新

7

1.29

谦虚

5

0.92

爱国

16

2.95

孝顺

47

8.67

守法

20

3.69

敬业

5

0.92

自信

13

2.40

勇敢

3

0.55

Total

542

100

 

2.知识青年的社会参与意愿与参与渠道不相匹配,上海城市融入性还需增强

社会参与不仅体现了青年基本的素养,也为国家的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知识青年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属于高知识层次和理性层次的青年群体,他们的社会参与程度将为其他青年和公民提供示范,并且影响着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和文明水平。

从参与志愿者活动和诸如无偿献血、捐献骨髓、扶贫帮困等活动中我们看到,青年知识是踊跃的。在遇到不法现象时知识青年大多能够以各种方式制止。

具体分析我们发现,性别在以上项目上没有显著差别。在青年参加志愿者活动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实际参加比较呈下降趋势,虽然从未参加过,但想参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P=0)(见表4)。这说明,处于求学阶级的知识青年,学校组织参与志愿者的活动比较多,而工作的知识青年这方面的机会要少很多。在参与诸如无偿献血、捐献骨髓、扶贫帮困等活动方面,由于不受组织的限制,在年龄上没有显著差别(P=0.185),当问到青年社会参与的渠道时,认为渠道少的占61.9%,有14.1%的青年说不清楚。

 

4:青年参加志愿者活动在年龄分布上的差别(频数,%

选项

从不参与

未参加过,但想参加

参加过,但是不太积极

经常参与

Total

1822

2

16

36

25

79

2.53

20.25

45.57

31.65

100

2328

14

42

99

82

237

5.91

17.72

41.77

34. 60

100

2932

9

45

62

28

144

6.25

31.25

43.06

19.44

100

3335

9

37

28

7

81

11.11

45.68

34.57

8.64

100

Total

34

140

225

142

541

6.28

25.88

41.59

26.25

100

 

在交互分类分析中,见义勇为行为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别,从分析结果上看,在遇到偷盗等情况时,不同籍贯青年的态度有所差异(P=0.007)(见表5)。上海本地青年比外地青年“挺身而出、当众揭露”的比例稍高。在“打110报警”选择上,外地青年比上海青年比例稍高;选择“与己无关,视而不见”的,是外地青年稍高。而当问到:“您不慎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您会怎么样”时,则无差别,整体情况是选择“忍了或算了”的占20.1%,选择“找机会报复”的占1.8%,选择“找商家退换”的占59.9%,选择“向有关部门投诉”的占14.2%。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知识青年具有极强的正义感,但如何使外地知识青年更深入地融入上海,增强其本地意识和主人翁精神,还需要各方继续努力。

 

5:在遇到偷盗等情况时,不同籍贯青年的态度(频数,%

选项

挺身而出,当众揭露

110报警

随大流

与已无关,视而不见

Total

本地

38

126

45

7

216

17.59

58.33

20.83

3.24

100

外地城市

25

167

41

4

237

10.55

70.46

17.30

1.69

100

外地农村

11

61

10

7

89

12.36

68.54

11.24

7.87

100%

Total

74

354

96

18

542

13.65

65.31

17.71

3.32

100

 

3.知识青年的个人信仰情况在不同群体中略有差别

在本次调查中,中共党员占多数,非党员的入党意愿比例较高,特别是共青团员的入党意愿最高(69.2%),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仍有30.8%的共青团员没有入党愿望。民主党派中也有57.1%的人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的知识青年比有海外留学经历的知识青年入党意愿要高7个百分点,分别为71%64%。当问到知识青年入党是基于何种考虑时,23.8%的人是基于信念,43.7%的人是为了追求进步,24.1%的人认为入党有利于个人发展,8.1%的是只是随大流。在这一点上不同群体没发现有显著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关于是否相信星座、血型等对人的行为与命运的影响,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相信或较相信的比例高于群众(P=0.039)(见表6)。同时,我们也发现,女性较之于男性更为相信星座、血型等对人的行为与命运的影响。

 

6:知识青年在相信星座、血型等对人的行为与命运的影响情况(%

选项

比较准确,很相信

有些道理,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当作消遣,无所谓

从不相信

说不清楚

中共党员

5.12

42.32

35.84

13.31

3.41

共青团员

6.37

40.76

29.3

21.66

1.91

群众

2.44

32.93

39.02

14.63

10.98

民主党派

0

25

25

37.5

12.5

Total

4.99

40.11

34.38

16.27

4.3

 

关于上海知识青年的宗教信仰,在543名调查者中,没有宗教信仰的占绝大多数,占87.9%,信仰佛教的占7.5%,信仰基督教的占2.2%,信仰道教的占0.6%,信仰基督教的占0.6%,信仰其他的总计占0.7%。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信仰自由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特征,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到,虽然宗教信仰在社会当中只是少数人,但是,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期,信仰宗教的人数越来越多。比如,大学生在校园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容易受到宗教的诱惑。一些人受到宗教宣传的影响增加,由于受到“教友”具体人的关心,从而误以为这样的组织是可以依靠的。本次调查中的知识青年当中有12.1%的青年有宗教信仰,比例还是不小的,因此,如何加大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是相关部门必须关注和加紧落实的重要工作。

4.知识青年的政治热情较高,受西方影响的青年观念需引起重视

知识青年作为我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政治态度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我国政治建设。知识青年积极理性的政治参与,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政治环境的和谐发展。在本次调查中,多数知识青年(68.5%)认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认为代表党组织本身利益的占13.1%,认为代表党员利益的占2.8%,认为代表党组织涉及的单位利益的占4.9%,认为代表部分党员利益的占10.7%。在一组程度选择中,我们也看到青年对“只有民主和法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共产党是当代中国不可替代的领导力量”的高度认同。而对于“实行多党制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不赞同的只有39.7%。认为“社会主义的政府机关是没有自己利益的”的也只有42%,不到一半(见表7)。当我们直接问到对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同度如何时,非常认同的占13.1%,一般认同的占64.3%,不能接受的只占5.7%,说不清楚的占16.9%。这样的结果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中也能看出,加快我国政治制度改革和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刻不容缓。

 

7:知识青年的若干政治认知(%

选项

很赞同

基本赞同

不大赞同

不赞同

说不清

对当前的中国,稳定比民主更重要

19.9

42.1

21.0

12.7

4.3

只有民主和法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52.7

40.6

2.8

0.9

3.0

实行多党制才能真正的民主

17.4

32.3

27.7

12.0

10.7

共产党是当代中国不可替代的领导力量

30.5

52.0

6.9

5.8

4.8

社会主义的政府机关是没有自己利益的

13.4

28.6

28.8

22.1

7.1

 

在我国当代青年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青年对政治事务一向是怀有高度的热情及参与度,在经过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后,青年政治热情大大减少,其中,也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人们物质利益追求的正当化及青年实现个体发展的最大化的需求的影响。知识青年往往以青年领袖自居,那么,目前的知识青年的政治热情如何是我们所关心的。当问到知识青年对政治事物是否感兴趣时,很有兴趣的占15.3%,有些兴趣的占52.2%,说不清楚的占11.7%,不感兴趣的占20.8%,说明多数知识青年对我国政治事务是有热情的。政治面貌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有差异(P=0.008),兴趣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群众和民主党派。

政治话题在青年平时与朋友交流时谈论最多的是十项选择中位于第二位(第一是休闲娱乐)。在和平时期,青年对个人生活兴趣最大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则在政治面貌上没有显著差别。在回答是否在网上参与过有关社会政治话题讨论时,经常参与讨论的占5.2%;经常看网上的帖子,没发过意见的占47.0%;偶尔参与的占23.8%;不太感兴趣的占24.1%。认为目前中国社会政治状况稳定的占67.6%,认为不稳定的占12%,其他刚认为还说不清楚。

5.知识青年爱国情感的表达方式较为理性

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是不容置疑的,在本次的调查中,在问到如果国家遇到危险或困难,您会如何做时,选择国家需要时可献出自己的一切的占21.6%,尽可能帮助的占54.2%,二者合计为75.8%。随大流,视情况而定的占9.0%;认为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我无力去管的只占3.9%;说不清楚的占5.4%;没考虑过的占5.9%。当问到知识青年在最近我国与他国海洋岛屿冲突中的态度时,认为我国的态度应该更强势些的占63.1%;认为我国目前的做法很稳妥的占19.4%;极为关注,如果有机会愿意建言献策或者参与事件的处理的占10.7%;不关心的只占6.8%

在有关国家和民族利益重大问题的表达方式上,知识青年是很理性的,表示会游行和集会的只占2.7%。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年龄和学历对于表达方式产生影响。相对而言,23-28岁的青年更会游行和集会,本科生游行的比例稍高。而选择“视当时情况而定”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见表8、表9)。

 

8:年龄对有关国家和民族利益重大问题的表达方式的影响(频数,%

选项

1822

2328

2932

3335

总计

上街游行

3

5

2

1

11

3.80

2.12

1.39

1.23

2.04

上网发表言论

21

47

17

11

96

26.58

19.92

11.81

13.58

17.78

校内集会

0

2

1

1

4

0

0.85

0.69

1.23

0.74

写信给有关部门领导

1

6

4

1

12

1.27

2.54

2.78

1.23

2.22

同学私下议论

24

38

19

7

88

30.38

16.10

13.19

8.64

16. 3

保持沉默

8

22

17

7

54

10.13

9.32

11.81

8.64

10

不太关心

2

11

8

2

23

2.53

4.66

5.56

2.47

4.26

视当时情况而定

20

104

76

51

251

25.32

44.07

52.78

62.96

46.48

 

9:学历对有关国家和民族利益重大问题的表达方式的影响(频数,%

选项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

总计

上街游行

0

7

4

0

11

0

2.66

1.69

0

2.03

上网发表言论

6

54

30

6

96

40

20.53

12.66

23.08

17.74

校内集会

1

0

3

0

4

6.67

0

1.27

0

0.74

写信给有关部门领导

0

4

7

1

12

1.52

2.95

3.85

2.22

1.52

同学私下议论

3

48

35

2

88

20

18.25

14.77

7.70

16.27

保持沉默

0

31

19

4

54

0

11.79

8.02

15.38

9.98

不太关心

0

12

10

1

23

0

4.56

4.22

3.85

4.25

视当时情况而定

5

106

129

12

252

33.33

40.30

54.43

46.15

46.58

 

6.知识青年对于社会健康发展充满期待

在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青年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彷徨到自信。青年特别是知识青年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和独有的判断。总体来说,青年对当前社会发展较为认可,对未来充满信心。具体对上海政府服务、社会安全及社会公平的看法见表10、表11、表1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年对保护环境、社会公平的期待和对食品安全、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的担忧。

 

10:知识青年对上海地方政府的满意度(%

选项

很满意

基本满意

说不清

不太满意

不满意

提供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12

57.9

12.9

13.1

4.1

为群众提供普遍的社会保障

11.3

59.4

14.6

11.1

3.7

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

14.2

55.1

15.5

11.0

4.2

保护环境,治理污染

10.7

47.7

16.8

18.4

6.3

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

16.2

61.1

11.2

8.7

2.8

廉洁奉公,惩治腐败

8.1

38.0

28.4

15.1

10.3

依法办事,执法公平

9.4

45.5

23.9

13.3

7.9

发展经济,增加人们的收入

11.8

47.6

19.0

16.

5.5

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9.6

41.7

25.3

15.7

7.8

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机会

11.8

47.0

27.1

10.5

3.5

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11.0

42.9

25.0

13.4

7.6

                                            

11:知识青年对当前社会安全的认识情况(%

选项

很安全

基本安全

说不清

不太安全

不安全

个人和家庭财产安全

14.2

65.1

9.0

8.9

2.8

人身安全

14.2

67.2

7.6

8.7

2.4

交通安全

7.8

53.6

16.8

17.2

4.6

医疗安全

6.8

46.6

22.7

17.4

6.5

食品安全

4.1

22.4

18.5

31.8

23.3

劳动安全

7.4

60.9

17.4

9.8

4.4

个人信息、隐私安全

4.6

28.0

16.9

29.4

20.9

 

12:知识青年对社会公平的认知(%

选项

很公平

基本公平

说不清

不太公平

不公平

收入差距

3.5

22.7

17.0

34.9

22.0

工作与就业机会

3.7

33.2

20.5

27.3

15.3

高考制度

9.8

50.6

14.8

13.5

11.3

选拔党政干部

4.4

29.7

32.1

18.8

14.9

对于社会福利的享受

4.5

32

25.3

23.3

14.9

司法与执法

5.4

43.0

26.6

14.6

10.5

公民实际享有的政治权利

5.9

40.1

25.1

14.8

14.0

 

在谈到未来发展前途时,青年大多表示有信心(77.6%),并且越是年轻的知识分子信心越大,闯劲越足。当问到“您认为三年之后的个人发展机会”时,认为 “增多”的占36.2%,“不变”的占19%,“减少”的占11%,“说不清楚”的占33.8%。同样,仍然是越是年轻对个人发展越有信心。当问到“您认为三年后中国经济社会形势”时,认为“更好”的占30.1%,“一样”的占18.8%,“差”的占14%,“说不清楚”的占37.1%。当问到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什么时,青年认为“经济”是最重要的,并且认为社会保障是当前中国发展应该优先考虑的因素。

 

四、对策及建议

第一,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对先进模范进行广泛宣传,弘扬正气。从调查中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后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减少,导致的不良后果有目共睹。在社会上我们时常还可以看到做不良行为的人理直气壮,甚至还出现好人怕坏人的现象,最为关键的是这种情况能够得到一些人的认同。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又有所展开,但是仍然不够,正面教育、思想灌输是教育工作的法宝之一,这也是党和政府的优良传统和有力武器,应加大宣传力度,并以多种形式对青年进行广泛渗透。

第二,扩大青年社会参与的渠道,促进新上海人更好地融入上海。从团市委这几年来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年社会参与渠道不畅是影响青年参与效果的最直接原因。作为各级团组织,应以各种方式开展青年工作,促进青年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在政府放宽人才引进政策的基础上,促进外来青年知识分子成为真正的上海人,更好地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应继续防止西方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防止“和平演变”的工作不能松懈。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反“和平演变”的呼声较高,严防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把和平演变放在我们第三代、第四代青年身上。在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刻,我们依然不能放松警惕。从本次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青年对于多党制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认同是危险的,这里有思想教育不足的原因;有由于一些制度不够健全导致的腐败问题使青年信任度降低的原因;还有我们宣传力度不够,青年对于社会主义优越性认识不足的原因。所以,对于青年的教育宣传要从实际出发,有抓手,有行动。

第四,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步伐。许多社会问题往往是由社会保障不够引发的。近年来,各级政府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基础,是增加人民信心的工程,在调查中,我们看到,青年大多对社会及未来发展有信心,但是没有信心的人大有人在,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更快地建设好这一重要的民生工程。

第五,向社会公平再迈进一大步。社会公正,即罗尔斯所说的作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也是现代社会的第一美德。恰如法国思想家温斯坦莱所指出的:“管理良好的国家法律应以正义的理智为基础,如果这一正义被否定,人民中间就没有法律可言,只有专横的权力了。”社会公正主要是指社会的制度和结构,相应的法律、法规,社会统治层所实施的各项国家决策行为,社会总体上的人际关系以及以国家或集体面目出现的其他行为的客观合理性和合理程度的道德评价。社会公正是稳定社会的均衡器,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决定的意义。直接掌握着制定“游戏规则”的掌权者的公正观念和水准,直接影响着社会公正的性质和水准。当代西方的哲学大师麦金太尔指出:“德性的正当性取决于规则和原则的正当性,后者先于前者。如果后者很成问题,它们也的确如此,那么前者也必定如此。”([]A.麦金太尔著:《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增强知识青年的社会认同是要靠社会公平来维系的。

 

注:该文获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12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杨长征、杨平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科研管理部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