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英雄:雷锋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发表日期:2023-02-28作者:朱婧薇编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出处:

 伦理英雄:雷锋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少年儿童研究所 朱婧薇

 

20世纪90年代以后,雷锋精神的阐释进入总结和升华阶段,并逐渐显现出其道德追求的普适性特征。雷锋精神传承发展至今,其内涵已经趋于稳定和成熟,我们可以从这一阶段雷锋精神的定义中看出这样的趋势:所谓雷锋精神,就是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就是立足本职岗位、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就是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艰苦奋斗精神。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雷锋志》编纂委员会.雷锋志[M].沈阳:白山出版社,1998:478.。与之相似,《人民日报》199035日的社论《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将雷锋精神概括为一种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合,其理论根基是共产主义精神。雷锋精神的阐释已经涉及公共生活的不同侧面,并且更注重梳理雷锋精神和文化传统的内在关联。雷锋精神的表现形式在当下日益多元化,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它开始以新的面貌——青年志愿者行动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1.雷锋精神与青年志愿者行动

传承雷锋精神或者说学雷锋活动与青年志愿者行动本是花开两朵,在概念和内容上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区别。青年志愿者行动发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由共青团中央于 199412月正式成立,全国各级青年志愿者的工作框架则是在随后的二十多年中逐步搭建完善起来的。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从根本上讲,有助于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广大青年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同时可以受到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也可以锻炼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技能(卢雍政.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15-16.。青年一代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青年志愿者行动能够以具体可感的方式增强青年服务社会的意识,通过实践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习得更高的业务能力,从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引导当代青年的思维方式。

我们如果将雷锋精神和志愿者精神进行比较,两者在民族性、道德性和群众性上高度契合,但在思想渊源、内涵特征和外化形式上有明显的差异。首先,雷锋精神厚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没有宗教基础,但志愿者精神实际上起源于基督教文化;其次,雷锋精神葆有鲜明的政治性,同时汇聚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理论要素,而志愿者精神偏重传达西式的普世价值;最后,传承和学习雷锋精神属于个人行为,而青年志愿者行动则是采用非政府组织的构架展开活动(黄红艳.雷锋精神与志愿者精神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31.。尽管学雷锋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行动并非同源,但却存在着精神和实践层面的同构性,这也促使两者都在为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提升公民精神文明素养等一系列共同的目标上努力前进,并在实践层面逐步走向融合。

两者携手并进的态势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上强调: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20191027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广泛开展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完善激励褒奖制度,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马修文.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学习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J]. 党课参考,2020(2):60-61.。学雷锋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行动一起出现,可以让雷锋精神借着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东风更好地走进当代公民社会,学雷锋活动也由单纯的个人行为朝着非政府组织的方向发展。学雷锋活动与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关系,在中宣部召开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座谈会上得到了进一步阐释:学雷锋是魂、志愿服务是体,雷锋精神为志愿服务提供理论支撑,志愿服务是学雷锋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因此,两者是魂与体的统一,具体表述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更进一步说,学雷锋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行动相辅相成,雷锋精神的传承为青年志愿者行动提供了社会认同和群众基础,而青年志愿者行动则是雷锋精神的传播载体和实践表现形式,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当代社会中延续和诠释着雷锋精神。

2. 创造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对话空间

学雷锋活动与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持续开展,提高了雷锋精神的传播速率,但在实际工作中也产生了形式主义的问题。学雷锋活动时常流于表面,或只是机械地模仿雷锋助人为乐的事迹,并没有将学习落到实处。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们的质疑和不满。例如,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有时会在网络空间见到调侃学雷锋活动的段子:

牛郎:亲爱的,今天不是七夕,你怎么过河来了?织女:别提了,被一帮学雷锋的扶过来的。

个别网友对雷锋形象和学雷锋活动戏谑式的调侃固然让人感到心中不快,然而这种现象也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了某些问题:公众虽然在学雷锋活动中的参与度有了极大提升,但往往对雷锋精神的内涵认识还不够深刻,甚至一些学雷锋活动可能更多的是在追求表面效果,而非发自内心地认同,并且付诸于实际行动。

在融媒体时代,雷锋的事迹不再只是传统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其表述的权力也正在下移,特别是影视、网络等新兴媒介的崛起,雷锋精神的表述主体、场域和方式也随之走向了多元化。例如,公众可以借助网络媒介在虚拟的公共空间畅所欲言。与现实社会不同,网络空间中的网民身份相对隐蔽,因此,其使用的言语更为混杂,不仅常常出现书面语和口语并用的现象,而且表达出的反思色彩也更为浓厚,甚至充斥着质疑和反讽。当然,公众关注学雷锋活动的质量和成效,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雷锋精神已然具有相当的群众基础,但人们对雷锋形象宣传的固有认识和观念有时会将其推向尴尬的位置,仿佛雷锋只要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就必然带有浓重的说教意味。

我们可以从电影《青春雷锋》上映时遇冷的情况,思考公众对待雷锋精神宣传的态度。201335日,一部讲述雷锋从小学毕业到牺牲的成长经历的传记电影《青春雷锋》在太原上映,但多数省会城市的影院没有安排放映这部主旋律影片,当时仅有的两家影院上映后因无人观看,当日便匆匆下片。同样,电影在南京上映首日也遭遇了零票房的尴尬局面。公众对雷锋精神叫好不叫座的态度,说明了什么问题?到底是不赞同雷锋精神,还是不喜欢电影选用的呈现形式呢?同为反映雷锋精神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在当时可以说是大获成功,但《青春雷锋》为何就遭遇了票房之战的滑铁卢?通过比较两部电影,我们或许不难发现,《离开雷锋的日子》拍摄的年代虽然距离雷锋精神诞生的时间较近,但影片没有像《青春雷锋》一样将怀旧作为主基调,把雷锋的事迹做一重述,而是把电影叙事的重点放在了现代社会中涌现出的新问题上,这样一来,雷锋便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历史人物,而是与我们这个时代发生了某种切实的关联,反而能够唤起观众的共鸣。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铸雷锋精神的理念基石,使之转化为自觉、自愿的普遍行动实践,关键在于创造其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对话空间。

20133月,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新华网.红色资源,习近平高度重视[D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21-03/30/c_1127274972.htm.。雷锋的一生很短暂,而雷锋精神早已发展为一个有丰富内容和多层次境界的思想体系,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国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雷锋与传统意义上的战斗英雄不同,他的闪光之处在于崇高的道德境界和精神追求,可以说是一位伦理英雄。道德的基础不是对个人幸福的追求,而是对整体的幸福,即对部落、民族、阶级、人类的幸福的追求(邬爱玲,彭红春,.人生之路的思考——献给广大青年朋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85.,在当今这个强调差异性和个体性的时代,雷锋精神中蕴含的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为我们的行为设立了边界,即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应当以尊重他人的权益为边界,自我价值的实现应当以维护集体利益为边界。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涌现了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人物,不论是当代雷锋郭明义,还是书写邮政传奇的王顺友,都引发了强烈的社会效应。他们用自身的行动昭示着,学雷锋、做好事是人人可为,处处可学,平凡的道德实践可以创造巨大的精神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身边的榜样,创新发展学雷锋活动的形式,将雷锋精神传过来,承下去。当今社会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主题,能够唤起蕴含在公众心中的道德力量,并使之成为全社会奋发向上的行为自觉。

原载 朱婧薇:《雷锋精神的文化建构与当代传承》,《中国青年研究》2021年第10

摘编 朱婧薇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