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研究(4):亲子沟通的方式和行为——亲子交流现状调查之二

发表日期:2011-02-21作者:编辑:system出处:

 

1.现代通讯技术正在逐步深入亲子交流的方式之中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借助于电话、短信、互联网等手段等非面对面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通过我们的调查可以发现,虽然绝大多数家长依然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也有接近13%的家长承认他们与孩子主要借助于非面对面的方式,表明现代通讯技术正在逐步深入亲子交流的方式之中。

2.子女在亲子交流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方

传统的亲子关系中,父母拥有绝对的权威,是亲子交流的主导方,而子女在亲子交流中多属于被动的服从方和接受方。随着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子女的个体独立性,父母在交流中的角色也有可能逐渐从威权型转化为平等型。

调查发现,子女在亲子交流中的参与程度虽然依然低于父母,但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方。用谈话长度测量的时候,子女不再是只带耳朵、不带嘴巴的倾听者,或者说父母不再是亲子谈话的垄断者。超过70%的子女积极参与亲子谈话:近50%的子女在父母子女的谈话中说话的时间长度与父母差不多,甚至有19%的子女在父母谈话中说话时间的长度超过了父母。其次,在做出与孩子有关的决定是,多数父母选择首先倾听子女的意见,而不是径自行事:绝大多数父母(64.7%)会经常征询孩子的意见,而不倾听孩子看法的父母所占的比例不到1%。再次,如果父母的决定违背了孩子的意愿,父母不再是采用简单的命令的方式。绝大多数的父母(58.6%)首先选择以说服的方式让子女根据父母的意愿行事,甚至有16%的父母采用更加柔性地、利诱的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父母在亲子交流中越来越看重与孩子的互动,愿意倾听孩子的声音,强调孩子的配合与主动性。

3.父母在亲子交流中不再拥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或者并不是很强调父母的权威

调查发现,当前的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观点方面持开放态度,他们积极接纳现代心理学的建议,并付诸于行动:绝大多数的父母(74.5%)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以表扬为主。

父母对亲子交流的态度和行为的转变还表现在当他们面临子女行为失当、或者遭遇挫折时的应对措施,父母是展现严格的一面还是以理服人。调查发现,父母们对孩子的行为的处理比较理性。当孩子行为不当,比如在交流中出现大喊大叫或者说脏话的时候,虽然有近38%的父母的第一反应是训斥,但还有高达47.9%的父母表现出了细致、关心和耐心:他们或者首先试图寻找出孩子不当行为的原因(22.7%),或者和孩子讲道理(25.2%)。而当孩子遭遇挫折时,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超过50%的家长首先关心的是找出原因,另有35%的家长展现出更加体贴和柔和的一面:他们或者安慰孩子,或者鼓励孩子。选择训斥的家长的比例只有11%,而选择惩罚的家长更是比例极低:只有1.3%

父母与子女的交流的顺畅还表现在交流时的气氛:父母或孩子是否经常在交流时失控,向对方发脾气。有意思的是,从家长的感知来看,孩子在发脾气方面的频繁程度方面几乎与父母旗鼓相当:21%的家长经常对孩子发脾气,相应地也有18%的孩子经常对父母发脾气,72%的孩子偶尔对家长发脾气,一方面表明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并不总是平和的,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家长在亲子交流中不再拥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或者并不是很强调父母的权威。

4.体罚依然是父母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家长频繁采用的方式

调查发现,一方面对孩子的体罚在家长中依然比较普遍:65%的家长承认偶尔会打孩子;不过另一方面,只有4%的家长认为自己经常打孩子,并且还有31%的家长报告说自己从未打过孩子。因此起码从家长的角度看来,体罚依然是父母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家长频繁采用的方式。那么家长又会因为什么样的原因体罚孩子呢?

在让家长对孩子诉诸暴力的多个原因中,撒谎是家长最不能忍受的事情(34.5%),其次是不服从家长的命令(25.8%)或者待人接物失礼(22.5%)。当然,因为孩子的学习而责打孩子的比例也不算低(17.8%),但相对于其他几项可以看出,父母最看重的是孩子在品行方面的问题(撒谎)。其次,虽然父母在交流的形式上越来越采用开放和平等的姿态,但在实际行为中,孩子对父母权威的挑战(不服从命令)还是会引起家长的失控,导致沟通以父母的“武力”告终。

558%的步入青春期的孩子(13岁以上)的父母都偷看过孩子的秘密

父母和孩子交流中也存在着一些话不投机的问题。孩子最爱讨论的几个话题包括他们的日常生活(周围的同学朋友和学校生活)或者是没有目的的闲聊,而家长最关切的问题则首先是学习(66.3%)与为人处世(61.9%),其次才是他们生活中的同学朋友,并且家长谈话的目的性更强,愿意与孩子闲聊的家长的比例远远低于愿意与家长闲聊的孩子的比例。

许多的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对孩子并没有完全的信心,担心孩子有隐瞒不报的情况,表现在39%的父母都曾经偷看过孩子的秘密,并且父母的担心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绝大多数的步入青春期的孩子(13岁以上)的父母都偷看过孩子的秘密(58%),并且约三分之一的父母(33.3%)数次或经常偷看孩子的秘密。只有42%的家长从未偷看过,其中也许是因为孩子没有秘密可以看。

653%的家长对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未感觉到满意

家长们是如何评估他们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的呢?我们让家长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孩子交流的主动性,父母对孩子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亲子沟通的满意度。首先,71%的家长肯定孩子在与家长交流方面存在着积极主动性;其次,分别有30%51%的家长认为自己非常了解或者有些了解孩子;再次,超过47%的家长对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感到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由此可见,虽然多数家长自认还算是比较了解孩子,但还是有53%的家长对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未感觉到满意,这也表明父母期待或者认为在亲子沟通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

注:摘编自《中国亲子交流现状调查报告》(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谐家庭基金发布)

http://wenku.baidu.com/view/0ff42668a45177232f60a2e5.html

 

摘编、责编:刘秀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