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儿童的财富状况与理财教育研究(22):国内外理财教育目标与内容

发表日期:2012-06-23作者:编辑:system出处:

 

1.国外儿童理财教育目标与内容

教育目的决定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然而厘定理财教育目的的设立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这种目标的厘定要与教育的总体目标相联系。由于英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先后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其理财教育也成为许多国家效仿的标杆。两国有关理财教育目标与内容如下表(参见乔晓丽:《国外中小学校的理财教育及其启示》,《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10期;黄丽:《英国中小学经济素养教育初探》,《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3期):

 

1:英美中小学理财教育目标与内容

英国

美国

学段

 

内容

目标

 

 

 

3岁能够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无法把商品买光,因此必须做出选择。

 

5岁知道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了解管理好钱财的重要性、钱能用于那些方面、货币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济背景、有关储蓄和花销的理财决定、以不同形式存在的钱、有关用钱方面的伦理问题、通过储蓄来满足需要和欲望、钱的不同来源、借钱和负债的可能性等。

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

 

6岁能够找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硬币。

 

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

7岁能看价格标签。

 

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里。

 

9岁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懂得每周积累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时使用。

 

预算和管理个人财产、信用问题、消费者以及雇主与雇员的权利和责任、离校生的收入和利益、征税以及税收如何被使用、如何阅读和解释账单及财务报告、关于用钱的伦理问题、储蓄和投资、理财建议的不同来源、风险和保险等。

11岁至14岁的学生要懂得人们的花费和储蓄受哪些因素影响,懂得如何提高个人理财能力。

11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

 

12岁能够制订并执行两周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一般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13岁至高中毕业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14岁至16岁的学生要学习使用一些金融工具和服务,包括如何进行预算和储蓄。

 

 

英美两国儿童理财教育目标与内容规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或优点:一是分阶段制定,内容具体详实,可操作性强,尤其是美国理财教育规定得更是非常具体;二是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认知规律;三是符合英美消费文化和基本价值取向。如果说区别的话,美国教育计划更早、更加具体、更加务实,但缺乏教育空间,缺乏对金钱伦理、道德方面要求;英国教育计划更加全面、更有弹性、空间更大,但需要操作中结合实际细化。

学校理财教育的目标,第一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质金钱观,理解金钱、财富的本质,了解人在社会财富的创造、分配和消费等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对待物质金钱、劳动的合适的态度,具有初步的理财意识。第二是掌握一些理财方面的常识,为以后的经济生活打下基础。第三是具有初步的个人理财技能,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学校理财教育的内容是和其目标联系在一起的。理财教育涉及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是物质金钱观的教育,这是属于人格构成中较深层面的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可以使学生拓宽对物质金钱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财富与劳动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第二是理财知识的传授,包括经济、金融、消费方面的常识和个人、家庭理财常识;第三是理财技能的培养,通过这方面的内容,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表达、谈判及思维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宋广文、魏淑华:《论学校理财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

2.我国儿童理财教育目标与内容

我国目前理财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厘定总体上是参照国外,甚至有些学校或家庭直接采用国外做法。这种做法值得商榷。不仅因为国外理财教育目的和内容并非完美无缺,即便它完美无缺也未必适合中国国情。从一定程度上说,理财教育就是要提高一个人适应现在和未来社会经济环境的能力。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与国外(主要指西方发达国家)有一致性地方,但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我们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经济发展差异性很大,如果无视这些差异而简单地照搬照抄国外,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

我国儿童理财教育目标和内容厘定要遵循以下规律:一要与我国教育方针相一致,通过理财教育突出价值教育,要将做人与学习理财相结合;二是要符合儿童认知规律,与儿童当下与未来的经济生活相联系;三要在吸收外来文化基础上,尊重我国文化传统;四要有针对性,将财商教育与纠正不良消费文化联系起来。国内有人大致将其做以下概括:第一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质金钱观,理解金钱、财富的本质,了解人在社会财富的创造、分配和消费等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对待物质金钱、劳动的正确态度,具有初步的理财意识;第二是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理财方面的常识,为以后的经济生活打下基础;第三是培养学生初步的个人理财技能,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郭清娟:《国外理财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教学与管理》2008年第11期)。即为理财价值观教育、理财基本知识的传授、理财基本技能培养三方面的有机统一(罗新宇编译:《富爸爸家训》,海潮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具体见下表2(参见王卫东、信力建:《中小学理财教育的认识与探索》,《教育研究》2003年第7期;钱雅文、石成奎:《青少年学生财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1期;许爱青、温志强、张昆玲:《大学生财商教育理论框架及实践模型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4期;喻少彬、郑兆琳:《21世纪儿童素质教育》,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2:我国理财教育目标与内容

 

目标

内容

金钱意识状况

使中小学生形成关于理财方面正确的思想认识,为他们今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重要的基础,主要包括财富观教育、义利观教育、消费观教育、劳动观教育等

幼儿园阶段

认识钱的来源和用途。识别钱币和图案,通过钱币掌握一些人文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懂得交换的简单道理。

2-3岁,无金钱功能意识,视金钱为一种玩具,为一种可以随意摆弄的纸。4-7岁,只知道钱可以“换”东西。无自觉买卖行为。

小学

阶段

挣取和用好零花钱。初步认识财、物,懂得交换、购物,学会赚零花钱,学会积蓄和拥有自己玩具、图书、文具等财物。

简单的金钱功能意识:认识并能计算钱的多少,认识到钱可以买东西,有较自觉的买卖行为。

使中小学生具备理财方面的基本知识,其主要内容包括金钱知识教育、储蓄常识传授,消费知识教育,基础金融知识和基础经济学知识教育等。

初中

阶段

学会记账管好钱。掌握储蓄知识,了解通过劳动创造获取财富,树立起勤俭节约、自强自立的理念。

复杂的金钱功能意识:认识到钱的多种物质交换功能。有了金钱可以购买吃、喝、穿、住及学习、游玩等所需的各种东西。买卖行为不但具有一定的自觉性而且具有初步的独立性。

这是以上两方面教育的外现,目的在于通过训练,养成中小学生理财的基本能力和理财习惯,并通过理财教育发展他们的相关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钱币识别能力教育、合理使用钱币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通过合法劳动赚取钱币的能力和习惯的训练、储蓄能力教育、基本投资能力训练等,兼及中小学生思维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的培养和训练。

高中

阶段

学习投资如何起步。熟悉“钱生钱”的方式,初步了解信贷、股票、基金等金融知识,培养其对经济社会的感知度。

全面的金钱功能意识:既认识到金钱的物质交换功能,又认识到金钱在精神方面的功能,认识到金钱的社会功能。用金钱可以买享受、荣誉、时间和情感等。

 

注:摘编自刘秀英主编的《教孩子学会理财》一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6月版。

责任编辑:洪明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