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文化研究

发表日期:2014-06-05作者:编辑:system出处:

 

一、学生文化的基本性质

学生时期是一个人整个人生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他们的身体、生理、心理和情感状态,形成他们的生存、生活内容和生存、生活方式,即形成他们特有的文化,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学生文化”。作为学生,身体上他们尚未定型,表现较多的非理性因素和直觉性质。他们较率真、较天性、较活泼,也较粗糙。他们的整个人格也处于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丰富而不确定、外露而不持久等等。所有这些构成学生时期特有的人生内容和人生体验。作为学生,他们基本上是尚未完全接受社会规范、尚未完全被社会教化的“自然人”。为此法律上把他们规定为具有一般的行为权力,但不具备行为能力或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可以说“学生文化”是天然存在的,它是学生时期特有的人生阶段和状态所形成的生存方式。研究学生文化对于培养健康发展和发育的社会新人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文化由于是未成年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而未成年人的一个自然表现性质就是它处于向成年人这一方向发展和过渡的阶段。所以,社会对学生文化往往存在严重误解,看不到或不承认学生文化具有独立存在的内容和独立存在的价值。社会没有把学生时期当作人生特有的和独立的一个阶段来认识理解。社会对未成年人有着一些特殊的规范甚至特别的法律,但不是系统的、全面的和本质的。其中,不是本质的关键就是不承认“学生文化”具有独立的人生内容和人生价值。所以,学生文化在现实社会不是正统文化,而是一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只有那些“成人文化”影响和派生的学生文化才被社会所认识、所重视。

认识学生文化的特殊性并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认识这种学生文化价值的独立性。无疑,在法律上讲,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其社会地位具有相对于监护人的依附性和依赖性,在生活上和经济上也表现为对监护人、对社会的依附性和依赖性。但是,不能由此否认学生文化价值的独立性。认识学生文化的独立价值和意义,是认识学生文化的关键。尽管学生时期是一个向成年人过渡和转化的成长期,但是,学生文化依然有着它们特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它尽管存在着为未来人生做准备的任务,但它本身有着独立的内容、独立的地位和独立的作用。这些独立的内容、独立的地位和独立的作用是不能用成人的文化和成人的追求来替代的。否则一个人的人格发育终生将是不完全和不完善的。佛洛伊德理论就提出未成年时期人的各个阶段的充分地发育和发展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格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二、学生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对立冲突

学生文化和成人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地分为和谐统一的关系和对立冲突的关系两种。和谐统一的关系的形成可以是“成人文化”比较好地适应学生文化的特点,或者是学生比较好地适应了成人文化的要求而形成的相互关系。在这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中,学生的人格比较好地得到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两种文化最终会在学生身上消融和统一。但是,这种和谐统一也存在着一种负面的情形,即“成人文化”在适应学生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起到引导作用,相反纵容了学生文化中的负面性的结果。这种情形的典型表现就是成人特别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教育。也存在着另一种情形,就是学生遏制或扼杀自身的合理天性而简单顺应成人文化的要求所表现的和谐统一关系的结果。这种表面上和谐统一的最终结局是难以预料的,它们都会导致学生人格发展发育过程的隐患,对此应当予以重视。

这里我们要着重研究两种文化之间对立冲突的关系。因为这种对立冲突关系形式是我们首先必须特别警示和努力加以消解的。对立冲突的关系可以是成人文化不适应学生的天性而形成的对立冲突,也可以是学生不适应成人文化而形成的对立冲突。前一种形式所造成的对立冲突关系是两者对立冲突的主要形式。这里我们设定的前提是学生的天性和文化是正面的,而成人文化的影响是负面的。最近这几年的媒体曝光使我们已经太多地看到成人文化迫使学生无限制地学习所带来的最极端和最悲惨的恶果。学生因为自卑或不堪重负所选择的自杀,因为嫉妒对其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所进行的谋杀,因为怨恨而对父母亲人所实施的轼杀等等,已经表现出如此的矛盾和对抗局面。其形成的关键原因就是成年人对学生文化的不了解、不理解和不尊重。我们绝对不能把孩子当作成人的雏形,当作一个缩小的大人。孩子具有他们特有的喜怒哀乐,甚至有他们特有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所以,有着他们这一阶段的人生特有的生存内容和要求,从而具有特有的意义和价值。他们不是仅仅为了将来作为成人而活着,他们当下生命的存在就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一个人只有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有的人格和品质发育完成,才能在成人之后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童年或青少年时期所遗留下来的缺陷会以另一种形式在成人之后留下人格障碍。但是,几乎整个社会,从政府、学校、家长和老师都没有在观念上、体制上、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形成这种认识。这两种文化的对立和冲突,已经到了极端的形式,目前,政府提出的“减负”措施并没有真正见成效,相反在学生中形成“减负就是减去一个负数,增加一个正数的”反讽说法。事态的发展依然令人担忧。

消除这种形式的对立和冲突的关键,是认识、了解、理解和尊重未成年人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认识、了解、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在美国有的幼儿园规定教师定期要以蹲的姿势也就是以一种与孩子们同样高度的形式来观察和体验幼儿园内外场景,从而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孩子们的感受,以便工作能够更符合孩子们特点和要求。这是一种真正以人为本,以孩子为本的理念和方法。他们以一种最为具体的形式实现成人对孩子文化的进入,其意义是重大的,我们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这些有益的形式和理念。

另一种对立冲突关系的形成是学生文化不能适应成人文化所形成的对立和冲突。这里,我们设定的前提是成人文化是正面的,而学生文化是负面的。学生文化并非天然合理。学生自身的文化中除了那些具有天然的合理性需要我们加以维护和保护甚至发展外,还存在着其他三种情形:一是有的内容本身就不合理;二是有的内容尽管具有抽象的合理性,但缺乏实现的社会条件,事实上是不合理的;三是一些内容尽管合理,但却要以适当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为前提才能在社会中获得实现。对于这些内容必须通过纪律、规范、教育、熏陶的方法加以消除、转化和引导。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必须认识和掌握这一切,大多数孩子都能很快地适应成人的要求,把自己融合进这种作为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社会文化中。但是,也有的孩子对科学知识和文明规则规范长期无法适应。

 

三、减缓成人文化与学生对立和冲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在当今的世界上,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不可能真正消除学生文化和成人文化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中国作为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两种文化的对立和冲突仍是难以避免。这一矛盾的根源可以说是产生于个人与社会矛盾的历史性的对立和冲突关系中。但是,我们有责任而且也有条件对这些对立和冲突减少其普遍性,减轻其严重性。从社会角度讲,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是消除社会与个人矛盾的基本前提。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组织力量加强对中国未成年人的探索,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理想目标下的未成年人文化的研究,从而形成更为科学和文明的中国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

同时,我们认为一个有益的捷径就是加强学生家长和班主任老师的素质培养。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质是一个重要的但却是极为困难和相当长期的任务,相对而言,提高学生家长和学生班主任的素质则是相对容易些的任务。而且,学生家长和班主任是学生和成人两个文化交往的中介点和结合点。他们直接把成人文化灌输到学生中,同时他们又是最直接地接触学生文化的成人。迅速地提高家长和班主任的素养,让他们很好地起到两种文化交融和中介桥梁作用,对于减缓两种文化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捷径。无论是家长和老师目前最需要形成的观念就是认识、了解、理解和尊重学生文化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学生成长的意义,这是家长和老师能够真正进入学生文化的最基本前提。社会应当有针对性地创造出一系列形式以提高家长和班主任的素质。应当对班主任进行专门的培训并形成专门的鼓励、激励机制。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可以延伸出教育家长的培训活动等等。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是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人才物的配备。这里需要引进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新机制,需要教育体制改革的配套和完善。所以,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是解决学生文化与成人文化对立冲突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注:摘编自邹农基《学生文化的存在及其与成人文化的冲突》,原文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第2期。

 

四、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不同年级的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由于特定的身心发展的需求,就相对地形成了一些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不同的身心发展也使相应年龄阶段的学生表现出了由于身心发展所获得的显著特征,使特定的学生群体在生活经历中会形成不同于其他学生群体的文化特征。初中生和大学生相比,对相同事物的认识态度就有明显区别,初中生的认识相对要天真、单纯,虽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但思想认识和言行的波动较大,看问题的态度更为偏激、片面和幼稚。大学生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见识逐渐增多,看问题就逐渐走向客观、全面和成熟了。

2.同辈群体交往的影响

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拥有着自己交往的同龄群体,他们在相互交往中会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规范等,构成一种与成人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学生同辈群体的交往可以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形式。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有组织、有目的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学生正式交往,对学生个性产生重要影响。而非正式交往更为普遍地表现在班级里同学之间的交往,或是与外班、外校同学、甚至与社会青少年交往等。同辈群体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有时教师和家长反复教导的事,学生不一定听从和接受,但是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所说的话,学生反倒容易接受。这是由于青少年自身的交友需要和身份认同所决定的。同辈群体中的学生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相近的兴趣爱好使之形成共同的行为倾向,而且由于有强烈的交友需要和避免孤独,他们容易做出某种忍让以求团体认同,因而群体中的各种行为最能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当然,同辈群体对学生的影响也具有差异性。

3.师生关系的作用

学生文化的形成受到接受教育过程中师生间交互作用的很大影响。笔者在研究中看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渴望与自己的老师建立一种亲切、和谐的关系,渴望与教师平等交流,想听教师说一些贴近生活的事,想了解教师权威后面遮盖的真实生活面貌。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有一种“课堂上是老师,课后成为朋友”的想法。这种思想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群体对教师角色的一种认识,且对学生的言行、观念以及成长历程产生深远影响。能感受到教师把自己当作平等的朋友一样对待,学生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而能满足学生这一愿望的教师,连同他(她)上的课,就会受学生欢迎和喜爱,使得学生对教师和课程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爱屋及乌的连带关系。学生如果喜欢上一个教师,就会相应地喜欢他(她)上的课;相反,学生若不喜欢这个教师,也就有可能讨厌这个教师所上的课;同理,也有可能因对一门课的感受而喜欢或讨厌一个教师。

4.家庭及社会影响

学生文化也与该群体成员的家庭有密切关系,深受家长的经济收入、文化素质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每个家庭都有一些特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等,学生在生活中,其思想、行为难免打上所属家庭的深刻烙印,带着各自父母影响的痕迹。学生们总是带着那些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走进学校,并通过情趣相投的同学群体的相互认同,使这些特征在学校中得到维持和强化,或改变和调整。以此为基础的社区,作为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一般总会形成与社会生活共同体相应的规范和制度,它使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在有意无意间习得了社区的文化特征,并把它带到学校中来。

5.校内外文化作用

学校外部的各种文化形态对学生文化形成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是多元文化社会的多向作用,一方面是社会文化变迁的速度过快就引起了社会文化的失调,新科技发展与原有文化体系之间的冲突产生了价值体系的混乱,也会引发青少年认同上的危机。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学生文化内容也不断丰富多彩且复杂多变,出现越来越多的大众文化的影响和痕迹。例如,信息时代的网络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使学生身处其中感受到了乐趣,但是与此同时,家长和教师非常担心的问题随之而来,学生因为沉迷上网聊天和打游戏而不能自拔,会严重影响其学习、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某些地方发生了因学生长时间沉迷在网吧而导致失去生命的惨痛事例屡有发生,更让老师和家长胆战心惊,将网络视为危害学生的洪水猛兽。但也必须看到,许多学生能够在虚拟世界中成为主宰,在网络游戏中获得成功,找到乐趣,学到在现实世界中很实用的大量知识和技能。从上述分析可知,学生文化的形成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这也就增加了学生文化自身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所以要把它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进行整体把握。

 

五、学生文化的特征

从学生文化形成的上述因素就可以了解到它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不断被濡化和生成涵化性

学生文化是一种在吸收成人文化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动态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学生不断濡化和涵化的历程。可以说,学生文化是在学生接受社会主流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个人接受社会规范、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文化传统的社会化过程,也是文化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潜移默化过程。涵化使学生接受不属于本群体的生活方式,在开拓了视野和激发了创造力的情况下,逐渐实现学生文化的变迁;濡化使学生适应本群体的生活方式,适应主流文化的要求,逐渐达到社会化。

学生文化是从童年文化向成人文化演变的产物,但又由于学生发展的未来文化并不是现在成人文化的复制品,因此学生文化又成了社会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点,需要不断的调整和适应。由于受年龄、经历和思想认识等因素的限制,学生文化中带有浓重的儿童世界的理想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其间大多是与社会现实相冲突或相矛盾的。小孩在童年时候总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就是希望通过用洋娃娃等玩具来模仿和扮演现实中的社会生活,在憧憬中满足对成长的需要。随着学生逐渐成长,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逐渐会从理想化走向社会现实,尽管有时是带着无奈和不情愿。

2.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学生文化是一种介于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之间的文化现象,是学生群体从儿童迈向成年的一种过渡性、阶段性的产物。它一方面由于学生受着教师的引导及家长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其各种习惯、传统、规范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认同着成人的价值观念,与教师文化、学校传统之间产生着密切的交互作用。另一方面,学生文化在根本上还只是代表着学生特定发展阶段中正在成长的价值与规范,既与成人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相异,又有着追求新时代的自主独立性,对整个学校和班级的风貌产生着影响。可以说,学生文化是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相互妥协的产物。学生文化不是经过教师的组织或有意的安排,而是学生同辈群体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自发结成的,它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非正式的。但是由于学生文化所蕴涵的学生群体的价值和规范,形成了一种隐性环境,影响着其中的每一个学生,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这种文化。可以说,学生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又为其增添了丰富内容。

由于学生文化部分代表着新时代的文化要求,带有社会、时代和地域色彩,也强烈地反映出社会未来发展大方向的趋求,并最终要在实践和融入社会先进的主流文化中得到指引和壮大。而主流文化之所以能够以强盛的生命力不断向前发展,也是与亚文化的补充和推动有密切关系的。学生文化在发展本身也会对主流文化产生一定的丰富和补充作用,使之发生一定变化,更富有生命力地朝着最先进文化的方向继续前进。总的来说,学生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并行不反的,具有一定的时代合理性。任何学校,都必然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应按照社会发展和主流文化的目标接受教育。似乎有一个现实情况是,学习成绩决定了一个人的荣辱和地位,所以每个学生都重视学习,内心都很在乎学习成绩,虽然以成绩论英雄是与来自中国社会、家长、老师、同伴的压力有关,但是也反映了学生自己内心的愿望。学习好的学生比一般学生更在乎学习成绩,是因为想继续进步,做一名成功的学生,因此压力更大;学习差却不断努力的学生也在乎学习成绩,是因为希望自己得到认可,获得自信;而那些不努力学习成绩又很差的学生,内心同样也在乎学习成绩,但由于失败了,得不到认可和鼓励,于是装出对学习好的同学的“不屑”和敌意,以表明自己似乎对成绩无所谓,其实心里也会为每次不理想的考试成绩而伤心。不过,学习成绩好坏只说明了一个学生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不能代表这个学生能力水平的全部。可是,目前较普遍的是,从家长、老师甚至整个社会,首先以学习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这样就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和苦恼。

学生文化中蕴涵着年轻一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很多时候,学生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社会人,他们对社会和生活有强烈的关注,从社会大环境中获得的知识和认识,甚至要多于学校教育所给予的。他们能够及时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兴趣对自己的未来加以定位,并密切关注社会生活。笔者在对一群上海初中学生的研究中发现,这些学生对公民道德习惯的认识反映了他们自身所具备的道德认识和行为,具有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比如,他们对语文课文材料的学习和认识,对、英雄、罪犯、正义、法制、名誉等概念的理解,反映出了逐渐成熟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现出他们的思考具有时代性,立足于国情和现实生活的特点。

3.学生文化具有情境性和多样性

学生文化的主题会随活动和时代变化而变化。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学生群、不同地域和学校的学生、不同时代和国家的学生,其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一定差别。学生文化问题体现了各国的情况,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和教育水平不同,形成和体现出的学生文化也各有特色。比如学生对待玩耍的态度,玩耍是儿童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学生热爱学习,并不等于要减少或取消玩耍,无论是处于什么年龄阶段的学生,没有不喜欢玩耍的。通过玩耍和各种娱乐方式,他们获得乐趣,得到精神满足,也从中得到课本和课堂学习中没有的许多东西,可以说,玩耍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没有享受过玩耍的快乐就不会有真正的成长。不过,小学生和中学生的玩耍内容和兴趣点就有不同了。

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学生文化都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差别,例如偶像崇拜现象。偶像崇拜是学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不同时期和不同政治背景下,学生对偶像的认同与选择有明显差异。学生的这种选择,实际上也是对于社会中具有某种代表性或一定典型意义的价值取向的认同与选择。所以,学生的偶像文化的构成就必然要因社会中的价值取向的变化而有所发展变化,当社会中的价值取向发生根本性的或转型性的变化时,学生的偶像文化的构成也会随之变化。而没有特定偶像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许多学生崇拜的人物就是自己,说明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以至以自身取代了偶像的榜样地位。这其中也隐含着学生逐渐对偶像的带有理性地认识,能够看到那些人的缺点和不足,仅就某一个方面让学生喜欢,而不是全盘认同和盲目崇拜了。许多学生对偶像具有更强的自主选择性和一定的理性,他们对科学家、文学家的崇拜,也主要不是因为学校的引导和课文内容的宣传而产生的,而是来自课外知识和社会生活。崇拜对象趋于多样化,不稳定,涉及到社会上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反映出了时代的变化、社会发展,甚至是各种新兴职业的发展趋势,从中体现出他们对学校和家庭以外的事物的了解和关注程度增加。追求生活化、轻松化的方式,使许多学生对重要他人的崇拜也趋于平凡化了,不再仅仅是那些远离百姓生活、道德情操高尚的完美英雄和圣人,而是有血有肉、走下圣坛的、有缺点的人物。学校教育所宣传的榜样人物,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认识比较遥远,许多学生无法获得切实感受。

城市和乡村的学生文化也有差别。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提高,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大,寻找童趣、轻松搞笑、简单、拥有卡通情结成为许多都市年轻人普遍的生活态度。当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时,厌学情绪就越大,学生们就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追求和营造轻松、搞笑,并通过玩耍来消解紧张,享受快乐,张扬个性,做回我自己。不过,他们并没有完全排斥正式学习,并没有沉迷于搞笑和获得童趣中,他们也在不断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并在这种要求下不断成长,实现自身的社会化。而在一些贫困地区,学龄儿童最大的快乐就是能上学,哪怕经济条件再差,上学路途再远,都会风雨无阻的去学校,刻苦学习是学生们彼此共勉的精神支柱,其他的事情关注较少。文化的意义是由涉入其中的社会行动者所提供的。所以,在总体上,学生文化的意义是由学生所提供的,是符合学生身心和认知特点的。

注:摘编自白芸《学生文化的成因与特征分析》,原文发表于《教育科学》2006年第1期。

 

六、学生反文化概念

学生的文化形态不是单一的,纯而又纯的。就其文化属性和价值分野而言,也存在着主流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三种形态。学生的主流文化,是指在学校文化系统内,在价值倾向上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它是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在学校文化中的体现,是社会和人类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所以,应大力坚持和弘扬。学生的亚文化是在某些方面与学生主流文化价值有所区别,存在一定距离的文化形态,它并不否定主流文化,并以特有的形态补充主流文化,彼此可以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所以不应该排拒它。反文化也被称为反主流文化,它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处处挑战主流文化。学生反文化也叫反学校文化,它是与学校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它所倡导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是与学校主导价值规范相悖的。判断学生文化是主流文化、亚文化,还是反文化,只能根据它表现出来的文化品质来判别。以学生主流文化为代表的学校文化的品质首先应当是人性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相对应的表达应当是人文化、正义化、理性化、科学化、道德化、规则化、开放化、革新化。在学校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述各种“化”的程度虽然不同,但从整体上形成了学生的主流文化,保证了学校教育发展前进的历史方向。例如,以科学民主为主的五四精神,就是当时学生的主流文化,其核心是人性化,具有人性化的基本品质;在当时以“专制”为核心的统治文化是反人性化的,表现了反人文、反正义、反理性、反科学、反道德、反规则、反开放、反革新的特点,是名副其实的反文化。“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生文化、“法轮功”所倡导的学生文化,都是典型的学生反文化现象。

对学生反文化的研究,英国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在这方面,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威尔斯等人的研究比较著名。哈格里夫斯认为,学校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学生尊严的一种威胁,为了反抗,形成了学生的反文化(counterculture)。威尔斯认为,学生反文化与劳工阶层的“工厂-地板文化(shop -floor culture)”密切相关,是劳工阶级文化的一种延伸。在他看来,学生反文化最基本的层面就是坚定、广泛反对权威。这些学生认为教师的权威是专断的,基于这种观念,他们拒绝接受学校所规定的价值规范,并利用各种方式反抗学校。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少,但是,学生反文化这一概念的使用远比哈格里夫斯和威尔斯所指的内涵广泛得多,对于反文化的概念,一般认为,它是一种亚文化,它同社会上的主流文化的重要方面处于对立的地位,尤其与主流文化的某些价值标准和社会规范相悖,故意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反的标准与规范。借用这些概念来研究学生反文化现象,可以看出学生反文化是指存在于学生文化中与学校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它所倡导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是与学校倡导的主导价值(包括形式上的与实质上的主导价值)相悖的。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人的价值观念单一,学生反文化现象没有引起关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实施,人的价值多元化的存在,学生反文化现象的大量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教育目的的实现,摧残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生反文化从其来源上看,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其一是学生对学校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虚假认同。虚假认同使学生对学校主流文化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这为反文化的传入提供了机会,反文化以其享乐性、刺激性、讽刺性、反叛性,使学生对学校主流文化的怀疑产生的压抑而得到释放,学生背叛了自己应有的角色。其二是特定社会群体对学校主流文化的对抗。在我国,虽然不存在西方理论中的劳工阶级的“工厂-地板”文化,但是社会依然存在着社会分层,存在着不同层面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学生文化中就成为学生反文化。其三,由于文化冲突而产生的反文化现象。学校文化内部的冲突,主要是新旧价值之间的冲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学校主流文化与社会上的反文化之间的冲突,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冲突,都可能构成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反文化现象。

 

七、学生反文化类型

当前,就学生反文化的表现形式而言,有灰色童谣、口袋书、暴力影视、色情小说、课桌留言、网络游戏、厕所文化等形式。并不否认,这些形式中,有的以亚文化的形式存在,但其绝大多数还是属于学生反文化的,并表现出以下特征:首先表现为普遍化,比如“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等这类灰色童谣,在许多中小学,每个学生随口都能说几段;口袋书,这个充满色情、暴力的文化载体,在中小学也特别流行,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哈尔滨、武汉、西安等地的100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有67% 的学生表示看过口袋书,43% 的学生表示,身边同学看口袋书很普遍;对于课桌留言,有些学校课桌上几乎全是留言,没有一张桌子是干净的,有人对一所大学的一栋教学楼做过统计,在271张桌子中,73.8%的桌子被刻画过。暴力影视、色情小说、网络游戏更是许多学生都参与过。其次是多样化。每一种学生反文化形式的载体都以多种方式存在着。灰色童谣全国有多少首,谁也不知道,每流行一首,许多学生都会增删修改,花样翻新。而口袋书,则表现为漫画、卡通画、小小说、言情笑话等形式。暴力影视和网络游戏的种类,更是不计其数。第三是公开化。表现为学生反文化载体的公开化和学生使用的公开化。在学校周边地区,口袋书、言情小说、暴力影视、网络游戏等市场供应一应俱全。学生在自习课,晚上,甚至课堂上、集会中都翻看、传扬、交流这些低俗文化。

普遍化、多样化、公开化的学生反文化形式,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最明显的是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口袋书”为例,“在学生阅读了口袋书以后,有哪些变化”这个多项选择题中,61% 的老师表示学生学习成绩下降,59% 的老师表示学生变得鲁莽,脾气暴躁。其次,诱发校园暴力。由于暴力文化的影响,在校园里出现了索要钱财,以大欺小,以众欺寡,因小事大打出手,用暴力手段解决争端,以暴制暴的现象。相当多的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有的正演变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恶性事件。在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 是青少年犯罪,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又占到70% 以上。这些人从时间上推算,应当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他们对反文化的认同,成为学生反文化现象的牺牲品。第三,摧残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学生反文化现象的存在,使学生对学校主流文化所渗透出来的教育价值观产生抵制思想。你宣传什么,我反对什么。有的学生对反文化现象的内容表现为成瘾性。例如陷入色情影视、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这些反文化现象阻滞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学生的不健全人格。不健全人格是指经历了不完全或错误化而形成的不成熟人格、矛盾人格和反社会人格。清华大学刘海洋烧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浙江徐力杀母事件等等,都是不健全人格的极端体现,说明教育在培养健全人格上的个体缺陷。第四,使学生的价值观念严重偏移,信仰基础产生动摇。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说明,观念在本质上是客体在人的头脑中的能动的反映。人们通过外部而产生的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科学观念,另一个就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通过对外部事物的属性、功能同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联系起来进行认同而获得的观念。价值观念反映了人对事物的评价和态度。价值观念的基本特征就是主观性和关系性,它不仅不排除主体的因素,而且必然包含有主体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因素。当学生对反文化做出选择时,他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都会投向反文化,从而表现出对学校主流文化的背离和反叛。这就是人们常常反思的:我们从来没有给学生教过的东西为什么在学生身上显现出来。价值观念的偏移,必然会表现为在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选择。但是,当主流文化是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在可塑性很强的学生身上还不牢靠时,学生选择吸收现有文化时,失去了判断标准,迷失了方向,从而动摇了信仰基础,成为反文化现象的牺牲品。总之,学生反文化现象的存在使学生的道德理解被削弱、文化发生贬值、意识形态在变形变质。

 

八、学生反文化形成的原因

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表现在教育上,由过去封闭、单一、僵化的传统教育向当今开放的、多元的、批判性的现代教育转型,教育目标也应该由计划经济时期单一的教育目标,转向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上来。从理论上讲,教育目标是多元的,可选择的,但实际情况是教师、学生、家长心目的、单一的以升学为目的教育目标是最受欢迎的。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统一化的趋势就已经使教育目标“窄化”。学校教育在制度化发展的过程中,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师生关系、教育结果上都有“统一”的趋势。强调统一的教育,以标准化的各种方式,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式,教师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很少了解,而被学习所限制,被铃声所规定的学校生活又在磨灭孩子们的差异,迫使他们向同一目标看齐,不让那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示出来。教育应当以培养人的完整和谐发展为目的,这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这个目的应当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作为一种文化追求渗透在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心目中。但是现实的教育目标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在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心目中读书为了升学作为一种文化底蕴存在下来,“追求升学率”成为教育工作的实际目的。现实中教育目标的单一性,使个别差异很大的学生无法享受到校园文化的多样性。这成为学生反文化现象存在的合法理由。

从教育内容来看,现实中以考试为目标的教育内容,使得学习变成纯粹获取知识的手段,将知识不能转化为智慧,失去了学习应有的快乐和满足。失去价值理性的学习,迫使学生潜心读书,而内心却充满了厌倦。在教育过程中表现为表面上的“虚假认同”,但内心却盲目、空虚和丧失个性。这种消极颓废的价值观一旦与反文化载体相结合,就会导致自己对反文化现象的真正认同。例如在高等学校的政治思想学习中,有的表面非常积极,但内心逃避和远离,使得教育失去了养成健全人格的前提。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更应该是生活者。学校是他们的生活世界,在这个生活世界中,学生能真实认同他们的世界,展示他们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杜威说,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使人们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造成一种境界,使人人在生活过程中学习。这就是学校教育的最好产物。教育应当是在不“宰制”人生活本身前提下,使人更快乐地学习,应当将这种思想渗透到学校文化之中。但现实情况是,教育异化人,知识“宰制”人的现象到处存在。例如: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健全人格被看作当今教育的终极关怀和追求目标。但是,当高考成为教育评价的唯一标准时,应试教育化成为事实上的主流文化,与考试无关的文化形式都不能发展,应有的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主流文化缺少存在发展的土壤,学校缺乏自主的发展意识,也导致了反文化现象的产生。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教育功能的“窄化”,教育结果的单一化,即教育丰富的内涵窄化成只进行知识传授;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只适应考试,而不适应生活和创新。也就是说,把丰富多彩的人性化的学校文化变成单调乏味的压抑个性的考试文化。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师生关系也变成了教师教书、学生学习的单一的非生活化的关系。要学生喜欢学校文化,还原学校文化的本来面目,现实的局面必须改变。

 

九、化解学生反文化方法

学生面临着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如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网络世界、价值多元化、学习成绩、就业压力等等。这些因素必然给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要保证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必须构建丰富多彩的学校主流文化,并发挥其积极导向功能。

首先,理解现代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树立学校文化新理念。现代学校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系统指导学习,现代教育的功能是促使学生个性张扬、身心和谐和人格完善。学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促使学生张扬个性、身心和谐、人格完善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学校工作的着眼点,应当聚焦在未来社会的生存需要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求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因而,要用现代的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和管理思想引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在办学过程中形成学校的主流文化,要以主流学校文化的主导力、人格的影响力、思想的辐射力、道德的感召力和威信的穿透力体现其核心作用;要树立正确的大教育观,真正理解教育的本质,明确面向未来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把促使学生张扬个性、身心和谐、人格完善视为我们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课题。要理解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师生在相互学习中,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认识的集中体现,基于对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认识,关注学生的发展性、能动性、差异性和生命性,形成科学的学生观;树立新的评价观。让教师们真正明确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发展。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要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要突出评价集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把发展性功能作为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解决为什么要评价、评价的原则、谁来评价、评价什么和怎么评价的问题,让教育评价真正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这是学校主流文化的前提条件。

其次,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构建丰富多彩的学校主流文化。在办学理念中,应当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理论内核,并把它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文化的力量就在于它不是一种强制力,而是一种渗透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构建学校的主流文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校文化存在的真实意义在于人的教育和发展,而文化对人的影响不能靠认知来解决,需要人参与到校园中亲身感受。校园生活是学生生命发展的过程,学习知识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生命发展的各种需要都应该受到重视,从生命发展、认知、交往、审美、创造全方位的关注、思考、建设高品质的文化生活。

再次,认真研究学生反文化现象,加强引导,实现其现实转向。学生反文化是社会文化现象的学校表现,对社会反文化现象给学生应分析其本质和危害,并自觉杜绝社会反文化现象的侵蚀。对于学生自身造成的反学校文化现象,如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品德发展过程中原因等等,应当区别对待,避免用政治思想教育代替生理教育、心理教育和品德教育的做法,寻找各自不同的发展规律,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构建学校的主流文化。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都理解现代学校教育的本质和功能的前提下,构建充实而丰富的校园生活,才能形成学生张扬个性、身心和谐、人格完善的学校文化。也只有认真研究学生反文化现象,让学生认清其本质和危害,改变现有的学校文化的现状,发挥出学校应有的历史使命,也才能引导学生反文化现象的实践转向。

注:摘编自鸿铭、徐波锋《学生反文化现象的教育学思考》,原文发表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十、学生文化的构建

1.在传承中了解文化

构建学生文化,离不开对历史的传承,这里所说的传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学校在历史发展中所积淀的精神财富。每所学校在其发展的历史中,已经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完成了对自身发展的各影响因素的精心取舍和组织,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品味的文化传统。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个学校的校训也恰好体现了每所学校不同的历史传统和追求。比如校训“进德修业,弘毅笃行”,既要求学生进学德和业,也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弘和毅的精神和态度;也有的校训如“至贤”,其内在含义是要求学生仰先人之德、贤,忠心报效国家。很多学校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在我国,百年老校也不在少数,数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历史积淀,是塑造学生文化的重要源泉。传承的另一个方面内容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意味。这些都是学生文化构建中取之不尽的养分,传承文化,是创造文化的重要基础。

2.在体验中感悟文化

体验是人生的基本意义,也是构建学生文化的重要途径。体验主要可以分为活动体验和文本体验。

1)活动体验。学生活动是构建学生文化的最为具体方法之一,通过各种活动凝聚起学生群体,并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文化的动态生成。这种活动必须是学生自主参与设计,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实效性。既不能一味讲道理,摆形式,也不能媚俗。活动本身应该体现了学生群体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活动可以在校内进行,也能在校外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社会角色,了解社会,并承担社会角色所赋予的责任和挑战,磨砺学生们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在体验中培养积极、进取、自强等学生文化个性。

2)文本体验。对于文化的体验,可能通过阅读来实现,读书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是指情绪色调的积极意义上的,但它的表征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情感,有好奇、如饥似渴,有兴奋、一见如故的感觉,有心领神会的会心的愉悦、亲切可人的温馨,有理智在努力工作着的神情专注的意志,有释疑解惑有如走进愈渐宽广、敞亮的大道,当然有时也相当沉重,甚或是悲凉、无奈,林林总总,但这却都是有助于人的精神成长的积极的情感。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通过阅读来获取经验,修身养性,熏陶气质,培育综合素养,并通过阅读来感悟文化,进而内化为自身的生活准则和行为方式。

3.在生活中发展文化

对于学生而言,生活的主要方式就是学习。学生文化也就孕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孕育在学生的生存状态中。那么怎样的学习生活才有利于学生文化的发展?成尚荣先生曾经在《学校文化的目光应投射在哪里?》一文中说到:学生文化建设的至高境界应是学生生存状态的自由。也就是说:在一种身心自由的状态中,才有利于学生文化的真正孕育和发展。这种身心自由,能够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姿态,努力去获取成功。而成功的体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有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坚忍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可怎样才能让学生身心自由?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体系,学生的学习将有更多的选择性;应该是有一个不一样的人才选拔机制,分数不再是评价的唯一方式。但这一点,也正是目前学生文化建设中难度最大、最有挑战性的部分。

 

十一、学生文化的价值

学生文化是指在特殊的学生群体中所形成的文化;外显的学生文化可以表现为学生的活动;如校园内的文艺和体育活动、各种节日进行的纪念和庆祝活动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展示自我;活跃身心;并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导向作用。内隐的学生文化则是由学生的道德取向、行为准则、人际关系、人生理想等多方面来表现;它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成败。理想的学生文化;营造的是一种健康快乐、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洋溢的是一种自信自强、善于求知、勇于探索的自觉追求;崇尚的是个性张扬、富于理想、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种文化;体现了高尚纯粹的价值取向;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之所在。理想的学生文化应该体现这样的价值。

1.规范价值

学生文化的规范价值源于对秩序的需要;青少年正是行为规范和人格养成之际,良好的行为规范既是学校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从《中学生守则》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无不体现了这种要求。同时;学生群体又不同于学校中其他的群体;因而对学生的规范内容和规范要求有其独特性。对学生行为的规范;首先是对学生在学校内行为的规范;比如对学生在校内的纪律要求;对学生的衣着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等。最常见对纪律的要求如: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等。除此之外;规范还应包括价值观、信念等内容;包括学校的目标和共同的行为准则等;这些规范往往通过学校文化的影响力使学生产生认同感;进而自觉接受;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群体效应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并且通过学校的规范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群体对社会其他规范的理解和遵守。

2.导向价值

如果说规范价值主要体现学生文化对学生外在行为的约束的话;导向价值则反映了学生文化对学生行为目标的内在驱动;它提醒学生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因为学生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上课、休息、活动、娱乐无一不是在特定的校园氛围中进行;并被其潜移默化地感染。比如:在一群刻苦好学的学生中间;消极和懒惰的人会感觉羞愧;在一群热情活泼的学生中间;即使是内向的人也会渐渐开朗。因而学生文化的导向作用,是学生群体之间的互相影响;它摒弃群体内部的不良因素;将学生的进取心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在这种群体氛围中,崇尚的是个性的张扬;追求的是人生理想;塑造的是良好品行;完善的是个体人格。

3.理想价值

学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区别是它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学生的这种理想;少了些深思熟虑;多的是激情和想象;这种理想;少了些世俗功利;多的是单纯和憧憬。它不仅让学生对未来生活充满诗意的希望;也具有一种非凡的魔力;让学生在挫折和逆境中;坚持对理想的追求;矢志不移。学生的理想往往呈现多元化的特征;既有成为科学家、文学家的伟大志向;也有成为教师、医生的踏实追求;既有真实也有虚幻。学生文化的理想价值就在于激发学生对未来的设计;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勇于探索;实现对现实的超越;接近理想和目标。

 

注:摘编自李红云《学校文化发展中的学生文化》,原文发表于《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摘编、责编:洪明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