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研究中心

礼仪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发表日期:2020-09-01作者:编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出处:少年儿童研究

近日,有人在广东省博物馆的观众留言本上质疑:“工作人员管得好多啊!不给吃东西,又不给孩子跑啊,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又怎么了!!!不行吗!!!观众不是上帝吗!!!孩子就不是吗?!管得也太多了吧!!!”这张观众留言本的照片,再一次引发人们对“熊孩子”及其家长的讨论。

“熊孩子”不断出现在社会新闻中,就在今年526日,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预展上,一幅名家画作被儿童撕毁729日,武汉自然博物馆通报,一蝴蝶标本被参观儿童破坏;书店员工说最头疼的就是暑假,小孩乱跑乱跳,乱扔图书,每天整理很是心累。日常生活中,“熊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追跑打闹等行为让周围人心绪烦乱,却又对孩子无可奈何,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约束不到位。

的确,大多数孩子天性爱玩爱闹,这也是孩子的一种权利,但不是家长放任的理由。孩子的大脑仍然在发育中,尤其是主导情绪管理和控制的前额叶皮层部分远未成熟。公共场合熙攘的人流,夺目的灯光,纷繁的背景和陈列都会对孩子产生刺激,挑战他们的控制力,身体不适、玩乐兴奋也会让孩子失控。一方面,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让孩子在游乐场所和体育运动中释放天性,提倡对儿童友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家长需要通过礼仪教育来引导孩子的举止行为,让孩子从小明白,在公共场合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儿童的礼仪教育,“不学礼,无以立”《论语》;“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礼仪是个人立身的根本,关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定,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的教诲。礼仪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礼仪让孩子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并有意识地完善自己、增强适应能力;讲礼仪的孩子被群体接纳程度更高,自信心更强,有利于个性潜能的开发。大量事实证明,礼仪教育、公众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不到位,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漠视公共规则、难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和整个民族的素质。

幼儿时期可塑性强,相对容易接受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是礼仪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首先,父母师长要以身作则。观察和模仿是幼儿的基本学习方式,孩子从出生就开始接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需加强自身的礼仪修养,教导孩子的同时检视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让礼仪教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其次,注重合适的情景教育。公共场所就是孩子的礼仪实践“课堂”,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习基本的社会礼仪规则,比如分享、排队、轮流、不大声喧哗等,在进入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特定场所之前,告诉他们相关的行为规范,不断巩固合宜的行为。再其次,家园(校)合作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孩子的礼仪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庭和幼儿园(学校)应该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关键的因素是家园(校)合作,通过双方的沟通互动,保持教育步调和理念的一致性,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遵守社会准则、有责任意识的合格公民。

                            

(原载《生命时报》2019年11月8日

张旭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副编审

责任编辑:张旭东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