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研究中心

早期青年团创建人简介(17):陈公博——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

发表日期:2010-08-15作者:编辑:system出处:

 

陈公博(1890-1946),原籍广东乳源,寄籍南海。1908年入广州育才书院学习。1911年广东光复后,任乳源县议员,不久参加广东北伐学生军。1912年在育才书院任教。1914年考入广州法政专门学校。1917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207月,毕业后回到广州,在法政专门学校任教。8月,与谭平山等组建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10月参与创办《广东群报》,任总编辑。1921年春,参与创建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负责组织工作。同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5月,作为广州团组织的代表出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1923年因支持军阀陈炯明反对孙中山受留党察看处分,后被开除党籍。同年2月,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1925年回国,任广东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并加入国民党。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主任、广东省农工厅厅长、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国民党政府实业部长等职。1926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历任北伐军总司令部政务局局长、湖北财政委员会主任、江西政务委员会主任、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委兼工人部部长。1927年与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后任广州军事委员会分会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因对蒋介石独揽大权不满,拥汪反蒋。1928年底,在上海与汪精卫、顾孟余等到人组织“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主编《革命评论》。1931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1932年蒋汪合流,任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部长、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193812月,随汪精卫叛国投敌。在汪伪政府历任立法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政治训练部部长、上海市市长兼上海市保安司令、清乡委员会委员长。1944年汪精卫死后,任伪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院长。1945815日,宣布解散南京国民政府,逃亡日本,后被押回中国。1946412日,以通谋敌国罪被判处死刑。68行刑枪决,终年55岁。

 

参考文献:

[1]孟醒:《谁主沉浮——中共一大代表沉浮录》,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石源华:《乱世能臣——陈公博》,团结出版社2008年版。

编撰:王 

责编:胡献忠

(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