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研究中心

家长德育认知误区

发表日期:2016-01-20作者:编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出处:

一、认同德育的重要性,但并不实施德育行为

1.在德育重要性方面:家长更多地关注智育忽视德育

在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上,家长普遍存在着“说起来重要,比起来次要,忙起来不重要”的现象。单说起德育时,多数家长高度认同德育的重要性,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忘记、忽视德育的价值,他们事实上高度关注的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学习无关的其他活动,不管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不管孩子是否在此方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都难以引起家长的真正兴趣,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了判断其能力高低和家庭教育好坏的唯一标准。家长忽略了对子女道德品质的培养。有不少家长把教育理解为纯智育,把家庭教育缩减为纯智育,又把智育简化为单一的提高学习成绩。

共青团上海市委的一项调查显示:家长与子女谈话沟通思想的情况,3.1%的家长表示“很忙,没空谈”,13%的家长表示“很少谈”,60.8%的家长表示“有事才谈”,3.1%的家长表示“想谈,不知谈什么”。问及谈话的内容时,38.9%的家长表示谈学习,47.1%的家长表示谈职业,6.2%的家长表示谈品德(曾创新、吕耀怀等:《伦理社会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5页)。

浙江宁波市的一项调查发现,在问到“家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时,有 88.6%的家长回答“非常必要”或“必要”,有 7.6%的家长认为“无所谓”,有 3.8%的家长认为“没必要”。但是在追问到在“学习知识、智力开发、道德修养、身体健康与外表气质、个性与性格培养,哪方面的教育对孩子最重要”时,只有 15.2%的家长选择了“道德修养”,而选择“学习知识”与“智力开发”的家长分别占了 36.5%、31.0%(王志强:《以社区为结点推进家庭道德教育的策略探析——基于宁波市调查数据的分析》,《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宁波市的这些数据毋庸置疑印证了目前家庭德育意识确实不强这一事实。

下面调查数据也能佐证上述结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王宝祥曾做过一个全国调查,发现平均85%的家长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进行道德教育对孩子最重要,但在一系列选择性题目中,家长们的回答显示,排在前三位的都没有德育。家长们最关心和实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学习、分数等智育问题(《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25日)。

家庭教育的根本的目的是推动孩子的发展。一个正常的人的发展应当包括生理、认知、情感、精神、道德、社会性发展这六个方面。道德与社会性的发展是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家长不能只关注了孩子的学习。

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是二战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在他的学校里,当每一位新老师来到时,他都会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的内容是相同的,里面写的是:“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工程师毒死;妇女和幼儿被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因为,只有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2.在德育内容方面:家长认可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价值,但是在行为上并不对孩子进行此方面道德品质的培养

2013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进行的“家庭德育改进课题”调研(以下简称本次调研)发现,对于“您是否认为孝敬长辈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69.0%的家长表示完全赞同,24.3%的家长表示基本认同,两者合计为93.3%。但是,对于“有人说,今天的家庭里‘孝敬长辈不足,疼爱孩子有余’”的说法,8.5%的家长表示完全符合,43.2%的家长表示比较符合,15.5%的家长表示说不清楚。两组数据的差异大致可以表明两个问题:一是对孝的教育效果不佳,二是部分家长实际上压根就忽视孝的教育,孝的重要性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家长对于德育的不重视还可以从家长的一些具体的教育行为中看出。道德品质的培养需要一些载体,比如劳动是培养孩子负责、勤劳、关心体贴父母等品质的重要途径,但是本次调研发现偶尔代替孩子劳动的家长占22.8%;31.7%的家长时常为孩子代劳,15.1%的家长经常为孩子代劳,二者合计达46.7%。家长的行为不仅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而且还会暗自告诉孩子,相对于学习来说,劳动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这些能够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行为的实践都被家长取消了,家长对于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又如何能化为现实,孩子的道德培养没有了载体又如何进行呢?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着关键期的问题。在家长中流传甚广并被广泛认可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就源于对孩子成长关键期的判断。家长们没有认识到的是,品德培养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培养也有最适宜的时期,如果错过了,弥补起来比知识学习上的补课更困难。

道德的形成应该经过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他律道德,是指儿童在对道德行为做出思维判断时,主要是受外在价值标准的支配;自律道德是指儿童主要根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对道德行为进行思维判断。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向自律的变化过程。处于前运算阶段(学前期)的儿童由于受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家长的强制性要求能够接受,认为家长制订的规则是有价值的并且必须绝对服从。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学龄期)以后,儿童因为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形成自己是非判断的自律性道德认知。

在儿童的道德他律阶段,在孩子对家长的权威高度认可的时候,家长对孩子施以的道德教育容易取得效果。此时把正确的道德规范教给孩子,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在孩子自律阶段才会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如果家长在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时,只注重了知识教育的关键期,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关键期,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给他讲道理也听不懂,因而放弃早期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训练,对孩子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与道德相关的问题不予重视,听之任之,认为这些都是小事,孩子长大后自然就好了,所谓树大自然直,其后果就是错失道德教育的关键期。按照柯尔伯格的理论,在关键期中发展滞后的儿童无法完全补救这种缺失,同时也无法在成人期获得更高的水平。

二、认同个体具有某些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又觉得拥有这样的道德品质会损害自身的利益

家长虽然表面上认同某种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并不愿意坚守这种品质,因为这样可能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下面以“诚实”为例加以说明。

调查发现,在爱国、奉献、诚实、守信、合作、遵纪守法、公平公正、勤俭节约、奋斗、孝敬父母等十项品质中,爱国、孝敬父母、为人诚实是家长最看重的三项品质。其中,爱国排在第一位,为45.1%;诚实排在第二位,为22.0%;孝敬排在第三位,为15.6%。从选择的排序可以看出,家长对于诚实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认可。但是对于“老实人吃亏”这一说法,13.2%的家长表示完全符合,16.3%的家长表示大部分符合,26.6%的家长表示基本符合。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家长将诚信作为重要的价值品质加以认同,但现实中不得不承认“老实人吃亏”这样一个社会现实。

无独有偶,2011年底,广东省妇联儿童部邀请有关专家,拟定了20个有关家庭教育观念方面的问题,与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在南方一些网站开展了当前家庭教育家长十大困惑调查。网民访问页面人数达20多万人次。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家长最关心的十大家庭教育困惑,按得票多少依次是:

(1)什么才是孩子发展的良好方式(64.8%);

(2)怎样预防孩子染上网瘾(57.7%);

(3)诚实的孩子会不会吃亏(54.8%);

(4)该不该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比较(52.4%);

(5)怎样赏识孩子才会进步(49.9%);

(6)孩子为何与我们对着干(48.3%);

(7)如何向孩子表达更多的爱(47.7%);

(8)家庭教育到底要教育什么(47.6%);

(9)是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还是督促孩子按时休息(47.1%);

(10)该不该让祖辈带孩子(44.5%)。

“诚实的孩子会不会吃亏”成为家长的困惑之一,超过半数的家长担心诚实会让孩子吃亏,并且排在第三位。在这样的认知下,“好汉不吃眼前亏”“少管闲事”等错误思想,就会代替让孩子诚实做人。诚实这种品德的培养在实施上就会遇到很多问题。

认知矛盾的产生源于家长对于道德功利价值的认知,即道德是否可以带来实际好处。在这样的前提下,有些道德行为可能导致个体在社会上吃眼前亏,或是看起来只会让他人受益。在这样的认识下,关于这种道德品质是好的道德认知只能停留在认知的层面上,不可能转化为行为。

三、认为拥有某些良好的道德品质不利于个体的发展

1.担心遵守道德规范会限制孩子的发展

家庭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他们了解社会规范,遵守社会规范,使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个集体,父母应当首先在家庭生活中让孩子体会到规矩的重要性,使孩子的行为在明确的行为规范之内,知道哪些做法是被允许的,哪些做法是绝对被禁止的。在家庭中培养起孩子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养成遵守规范的习惯。当孩子开始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开始参与社会生活之后,也要告诉孩子不同的场域有不同的规则,参与这些场所的生活的时候要遵守这些地方的规矩。如此,孩子才会有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知道自己的行为要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不能为所欲为。

但是不是所有的家长都非常注重给孩子建规立制呢?答案并非如此。本次调研中,对于“您是否担心给孩子立规矩会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这一问题,表示一点儿也不担心的家长仅占24.7%。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家长常常放弃教育要求屈从于孩子,或者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要求。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许多家长误读了自由、个性等思想,不自觉地陷入到“儿童中心”之中,错误地认为给孩子建规立制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注:坦白地说,中国许多家长形成的对孩子的过度关注,过度放纵并非西方的儿童中心主义。中国家长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功利化发展,孩子与大人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功用关系;而西方儿童中心主义更多强调的是儿童是目的、归宿,教育是为了儿童而不是改造儿童,教育围绕儿童开展。)中国的“儿童中心”造就了许多被大家诟病的“熊孩子”,就是一个被家长放纵、无视规则的群体。这些孩子无视交往规则,去别人家做客如同在自己家一样;他们无视公共场所的规则,把餐厅等公共场所视作了游乐场。

【案例1】“熊孩子”是指年龄在5-12岁之间,有着极大的好奇心、破坏力和充足的时间的孩子。他们无厘头的要求往往弄得你不耐烦乃至抓狂,但你却无可奈何(baike.baidu.com)。

许多网友纷纷跟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熊孩子”的可怕之处。

——亲戚带着小孩来拜年,堂哥(大伯的儿子)家6岁的女儿一进我家门就喊着要玩玩具,堂嫂说我家没有,她马上就大闹。哄好了没一会儿她就到处乱翻,在我家三个房间到处跑到处看,连藏在沙发靠背后面的鸡毛掸子都被她抽出来了,发现塞在椅子后面的电磁炉盒子都硬要拉出来打开。她自己在果盘里拿了糖果,含了一下不喜欢,就直接吐在我家地板上了。

——去餐厅吃饭,旁边坐了一桌,三个大人(两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带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那小孩时不时尖叫一声,那分贝高的,像汽笛一样,还时常跳下椅子到处跑,引来整个餐厅人的侧目,他家大人却熟视无睹,继续淡定地吃自己的。

当人们带着抱怨诉说这些孩子的行为的时候,他们诟病的并不是这些孩子的行为,他们有意见的是那些孩子的家长的态度。在那些孩子家长的眼中,自己家的孩子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妥,小孩子就应当如此。

在网上,面对网友对于孩子不当行为的评说,一些父母却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

——孩子弄坏了你的东西你自己也有责任,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不放好。

——孩子乱跑其实家长也没办法了……打也打不住。好不容易出来放松吃个饭,总不能再和孩子较劲。

——等你有孩子就知道了,让孩子老老实实坐着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孩子病了。

——让一个活泼的孩子换一个场合就突然文文静静的可能吗?这得多大难度啊?

——小孩子个性各异,都用乖乖仔的标准去评判是不现实的。

——如果孩子能被控制住,那就不是孩子了。

但问题的核心是,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不告诉孩子不经主人的允许不能乱动别人家的东西,孩子大了也许会觉得不经过他人的允许拿别人的东西也不算什么大事;如果不告诉孩子到了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孩子大了的时候也许会觉得法律的底线也可以触碰。

以儿童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儿童什么都是对的,他有什么样的想法都要听。2013年引起广泛关注的“李××等涉嫌轮奸案”中的李××在看守所里写给母亲的信中说:“妈妈,我现在知道18岁前为什么需要监护人了,因为我们的心智不全,我们分不清善恶,分不清准确的是非。”(陈晓、王珑锟、周翔:《李某某的罪与非罪》,《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第37期)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成年人的教育与监管对于未成年人的重要性。

尊重并不等于放任,而是应当让孩子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相应地,成年人遵守的规则,他们也应当遵守,而不是成年人社会的规则对于孩子来说是可以例外的。

【链接】瑞典反思“宽松式”儿童教育

近期,儿童教育中一直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瑞典开始反省,认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养方式是令人担心的,可能造成“小鬼当家”的现象,使年轻人不能为成年生活做好准备。瑞典精神病医师厄柏哈特指出,对小孩过分敏感,不愿加以惩戒,将导致整个世代教养不佳。厄柏哈特观察到,当瑞典小孩长大后,会发现自己没有为成年生活作好准备,焦虑失调问题和自我伤害行为也将增加。据报道,瑞典学校的学生成绩在国际评比的排名已经开始下滑。瑞典人现在很艳羡芬兰等国家,因为那里的学校更讲规矩,老师仍具权威,而这些在瑞典已不复存在。(参见《瑞典反思“宽松式”儿童教育方法或有弊端》,world.huanqiu.com)

2.担心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会让孩子在生活中吃亏

本次调研中,家长对于“您是否担心,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能会让他在实际生活中吃亏”的提问,表示非常担心的家长占3.8%,比较担心的家长占12.1%,有点儿担心的家长占27.1%,即有近半数的家长担心拥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会对孩子不利。如果家长认为良好的道德是利他的,有良好的道德只能让个体受到伤害,是傻的表现,就不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种纠结在不少的家长心中存在,也通过他们在对待孩子成长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表现出来。

【案例2】2012年《小学生行为规范》中英对照版在网上一出现就受到国内家长的关注,并在第一时间被译成中文分享。短短几天,微博转发近2万次。据了解,这份英国的《小学生行为规范》出自英国某小学,一共有10条。家长张贴的目的源于认同,打算学习。可是,家长们却纷纷表示:“让不让孩子学,我也很纠结!”据说有位女士一边贴英国《小学生行为规范》一边和先生聊着天。先生说:“女儿报的那个舞蹈班太火了,可能进不了。”她自然而然地接话,“到时候找找人”。(参见陈巧恩:《网传英国小学生规范家长担心孩子照做会吃亏》,fj.qq.com)

【案例3】在杭州,对于“学了国学后小孩子变得很有礼貌了”的反馈,有些家长的反应是:“可是讲礼貌谦让有什么用?我们孩子能背几十首唐诗,但在幼儿园里,老抢不到东西。现在这个社会就得靠抢,不强悍一点儿,啥都抢不到,老是吃亏。”“我们孩子也是。我也教他要分享,要讲秩序,可是结果就是,每次分玩具,轮到她就啥都没有了。感觉这样忍让下去,她会很怯弱。” (参见《杭州儿童国学班调查:家长担心孩子学忍让会吃亏》, news.xinhuanet.com,2011年4月3日)

在案例2中,家长希望把女儿培养成英国《小学生行为规范》里要求的人。但是这位母亲的行为至少已经违背了《规范》中的“公平竞赛”“考虑别人的感受”这两条。她说得也很坦率:“我自己都做不到,我不知道我的女儿能不能做到。就算她做到了,我也担心人太好容易吃亏!”

案例3则反映了家长对道德功用的错误认识。家长认为讲礼貌与“老抢不到东西”是必然关系,“啥都抢不到”就是吃亏了,所以讲礼貌谦让是无用的。

四、德育认知与德育能力不匹配

个体的认知没有转化为行为,有多方面的因素,有认知错误的问题,有认知矛盾的问题,有认知分离的问题,也有因为意志不坚强无法达到的问题。知、情、意都具备了,但是德育能力欠缺也会影响德育认知转化为德育行为。本次调研中,对于“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说法,46.6%的家长表示非常认同,“照这样做的,效果很好”,29.5%的家长表示非常认同,“照这样做的,但做得不好”。家长对于“在教育孩子方面,您的主要困难是”(可多选)的选项,选择“不懂方法”的家长占44.3%,选择“难以坚持”的家长占35.4%,选择“不能给孩子创造好的外部环境”的家长占24.8%。这一发现非常重要,它告诉我们,改进家庭德育,关键一步还要教给家长有效的教育方法。

1.没有意识到家长对孩子的榜样作用

罗伯特·欧文说:“人所接受的知识是从周围事物中得来的,其中主要是从离他最近的长辈们的榜样和操守中得来的。”(《欧文选集》第l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也就是说,在家庭德育中,榜样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家庭德育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家庭德育的一个重要方法。

有些家长没有认识到家长的榜样作用对于孩子的影响,没有认识到家长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出现了对孩子的道德要求高,但对自己却放任、松懈的问题。对孩子说的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另一套,把自己的做人标准与对孩子的教育要求截然分开,将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孩子的亲密性这一特点也是优势变为了劣势,给孩子做出了不好的榜样。

【案例4】2013年11月2日,家长庹某在给孩子小星洗衣服时,发现口袋里有一张银行卡。她问小星这卡是从哪里来的,小星不肯说。她把小孩打了一顿,小星才说出事实真相:那天放学小星在校门口等车时捡到了这张银行卡。后来他听说同学小潘的银行卡丢了,才知道卡是小潘的。因为小星曾经替小潘操作过用银行卡取款,知道卡的密码,于是小星就拿着卡取了800元钱,买了零食和玩具。庹某听小星说出原委后很生气,教育了小星,告诉他这样做不对,别人的钱和自己的要区分开。她还把卡没收了,并询问了银行卡密码。庹某洗完衣服后到银行查询,发现卡上余额有4万多,于是当天分3次取走2万元,第二天又在多地分多次将钱转走。嘴上教育孩子不应该取别人钱,自己为啥却想占为己有?对此,庹某的解释是:“我只考虑了孩子这样做不应该,却没有考虑自己的行为。”(参见《儿子捡到同学银行卡母亲教育孩子后自己取光卡里钱》, news.sina.com.cn,2014年2月19日)

2.给孩子做出知行不一的示范

有些家长认识到了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但是他们自己却并不从根本上遵从这种道德要求,而是在孩子面前一个样,孩子不在的时候又是一个样。在2012年“家庭价值观及教育”的调研中,有这样一道题:“过马路时,您会严格遵守红绿灯指示吗?”列这道题的本意是想考察家长的教育意识,看看家长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是否会注重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对孩子实施教育。调查显示,有75.3%的家长回答“会。应该严格遵守交通法规”,16.0%的家长表示“有时不会。如果没有车,就直接通过”,8.5%的家长表示“不一定。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会严格遵守”。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有些家长认为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是为了给孩子做好的示范,但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可以灵活掌握。从家长的这种行为可以看出这些家长对于“应当遵守交通规则”的认知并没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却想内化为孩子的行为。

孔子说:“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论语·公冶长》)“在一定意义上,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身教重于言教,人们往往更重视从实践效果上去认识人,也更重视从实践效果上去接受教育。”(陈占安:《五四以来的中国革命道德楷模研究》,《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2期)所以德育中真实性是第一位的,如果受教育者一旦发现教育者的教导是虚假的、言行不一的,产生的负面效果往往会比不教育更坏,甚至可能导致孩子对一切教育的怀疑。

能告诉孩子怎样做是对的,对孩子进行正确的道德说教,说明家长知道应当怎么做,道德认知水平并不低,但是却并没有用道德认知指导自己的行为,没有践行自己的道德认知,却希望孩子遵从这样的道德认知,这样的教育是不可能有效的。家长是与孩子亲密度很高的人,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多,互动的频率也很高。因为处于家庭这种相对于社会更加私人的领域,人们体现出的行为往往也更具真实性。家长的这种言行不一的行为,总会在孩子面前露出蛛丝马迹。对于道德的培养,观察与模仿往往是孩子重要的学习方式。相对于家长如何说,孩子更看重家长如何做。更严重的是,如果家长对孩子说的与自己做的完全不统一,不仅道德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家长还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告诉了孩子如何做到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的不一致,如何明知故犯,如何人前一面人后一面,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道德教育,形成不良的道德行为,例如说什么不等于做什么,形成虚伪人格。这种“伪道德”将会影响孩子,也许还会形成一种社会遗传,通过孩子遗传给下一代,成为代代相传的道德模式。我们今天的社会中,道德言论的巨人、行为的矮子的出现,与这种不良的教育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注:原文作者刘秀英,摘编自洪明主编的《回到家庭谈德育——我国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版。

责任编辑:刘秀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