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青年政治引领”成功举办

发表日期:2023-12-07作者:编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出处:

 第十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第分论坛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青年政治引领”成功举办

 

第十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第二分论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青年政治引领”为主题,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郭元凯主持,来自北京、上海、广西安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多名青年研究者、青年工作者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广州市团校谢碧霞教授对现场发言进行点评分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青年政治引领,围绕多个热门话题进行汇报并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果。与会专家、青年学者一致认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青年,要不断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坚持革命性与人民性,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贡献青春力量。

论坛共设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由资深专家教授组成,他们勇担时代重任,对青年政治引领展开深入研究。西安交通大学的杜晓燕教授深入分析与诠释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话语体系的逻辑演进、核心范畴和话语价值。河南师范大学的孟利艳教授表示青年现代化发展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参与性、网络性转型需求,在青年政治引领中,应多关注网络引领,以及和青年建立对话关系,并不断扩充青年的民主选举参与机会。上海交通大学刘伟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的闫帅教授对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进行讨论,刘伟教授认为,推进青年化阐释工作提质增效要坚持“青年本位”与“问题导向”相统一、“分层分类”与“动态追踪”相配合,“思维革新”与“场景优化”相结合,“主题引领”和“长效机制”相联动。闫帅教授认为,应当深挖“谁来讲”,细谋“讲什么”,创新“如何讲”,不断提升青年化阐释的路径水平。东北师范大学的王宝鑫教授从问题意识、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原创性贡献、实践路径五个方面,对习近平“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这一重要论述进行深度解读。

第二单元由青年学者组成,他们身负强烈的学术使命感,是青年研究的未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田思钰,对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社会参与的形成和内容变化及其动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对未来趋势和可能风险性进行了充分研判。上海大学的博士生何宗元认为,青年网络爱国主义既“以理驭情”又“以情抒理”,面对不断升华的青年网络爱国情绪和情感能量,必须回应爱国青年的诉求,驱散异化情绪,凝聚青年爱国主义的群体力量。厦门大学博士生林宇阳认为青年话语在坚持人民立场、民族复兴,坚持与时俱进、发展需求,坚持青年主体、青年成长的演进理路中,为中国共产党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工作理论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生胡江南认为高校青年学生信仰塑造要遵循“辩证原则”,从主体、资源、过程、客体维度创新施策,推进贯通“知、情、意、行”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共产主义道德、革命历史传统和时政使命教育,筑牢学生信仰之基。

随后,广州市团校谢碧霞教授对现场发言进行点评,与发言专家学者展开良好互动。主持人郭元凯最后做总结发言,新时代新征程,要始终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实现国家发展与青年发展同频共振,以青年工作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