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军在“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发表日期:2015-11-11作者:编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出处:青研中心科研管理部

王义军在“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2015年10月27日)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朋友们:

在论坛主办方的精心组织下,在各位与会者的热情参与下,在承办方的辛勤努力下,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即将圆满闭幕。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举办本次论坛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主办方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论坛提供周到服务的东道主共青团陕西省委、延安市委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大会即将闭幕之际,我谨代表大会主办方就本次论坛的主要成果总结如下。

一、本次论坛的显著特点

本次论坛是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举办的,围绕“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规律”这个重大主题,有着特殊的意义。

1.论题好,意义重大

新媒体时代虽然从表面上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新媒体自身变革并没有结束,互联网力量还有巨大的释放空间,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还在持续地深入。因此,本次论坛继续深入探讨新媒体自身内在的发展变化,探讨新媒体下青少年发展特点与规律,对于做好青少年研究和青少年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本次论坛在传统的大会发言、分组讨论、提炼总结等基本环节基础上,延续了去年论坛的课题成果发布形式,极大地拓展了会议的信息,满足了与会者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大会还特别安排了到“梁家河知青旧址”和“中共中央青委延安旧址”进行参观学习,真切地感受到领袖当年风范和内在的精神品质,是一次珍贵而生动的革命历史传统教育。

3.贴近实践,求真务实

自身本次会议有来自于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青少年工作者和青少年研究专家、学者200余人到会,既有老面孔,更有生力军。大家带着强烈的使命感,本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就新媒体自身变革,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发展的特点、规律,新媒体时代共青团组织自身变革等问题充分讨论,质疑辩难,凝聚智慧,得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就新媒体时代的共青团组织、共青团组织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办法,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本次论坛的主要成果

本次论坛总共收到学术论文232篇,涉及到“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成长特点与规律”的方方面面。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研究;既有定量研究,也有定性研究;既有宏观研究,也有微观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总体来说,有以下主要收获:

1.进一步研究了新媒体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

谢维和教授认为,把握青少年特征有很多视角,但务必要把握社会重大历史事件对青少年的影响,一定要把握青少年心理特征。有学者认为,新媒体对青少年影响主要表现在:虚拟社会形成集体记忆,多元文化冲击共同意识;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资讯流的相对闭环;个人新闻价值观的非理性与表达的情绪化。

徐晓书记指出,新媒体深刻改变着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思想行为方式,要深刻认识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新情况。从传媒视角看,新媒体重塑了媒体格局和信息传递形态,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信息接收方式和表达方式;从社会视角看,新媒体重塑了人际交往模式和组织方式,运用新媒体联系动员青少年成为新常态;从产业视角看,新媒体重塑了产业形态和商业规则,青少年互联网创业就业渐成新趋势。

2.进一步总结出新媒体时代青少年的特征

新媒体提法已有很长时间,之所以还“新”那是因为新媒体自身还在持续地发展,其影响力还在持续地增加。本次论坛主题是“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结合论坛代表观点,大致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首先,新媒体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具有“强油门”和“弱刹车”并存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新媒体带来的价值多元和海量信息,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里当然既有积极一面,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东西。

其次,新媒体环境中青少年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等具有复杂性特征。有人深入地分析了新媒体中影视剧作、音乐作品、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网络红人、网络意见领袖等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总结出青少年在心理需求、阅读方式、价值观念、情感体验、聚集方式、话语风格、性别意识等方面的新变化。

再次,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越来越具有区隔化特征。有人从网络新语使用主体、使用平台、新语的功能等角度详细梳理了青少年网络语言特征,并指出:网络新语作为青年亚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它的这种风格鲜明、意蕴丰富的符号系统是青少年群体自己的话语方式,是他们为证明他们自身有别于成人世界、父辈社会的存在方式。新媒体中语言等因素导致青少年区隔化越来越明显:青年的代际特征逐渐模糊,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年之间的区隔线越来越小;青年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远超从前,同辈群体间的区隔越来越大。

3.进一步梳理总结出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工作的基本规律

总体而言,新媒体时代的青年工作一定要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和青少年在新媒体中的活动规律,共青团需要主动出击,准确定位,积极占领新媒体的制高点,协调各种资源,在引导、服务中做好青少年工作。

徐晓书记认为,要把握新媒体内在规律,探索加强青少年工作的新途径:一要把握新媒体的社群规律,创新团组织设置方式;二要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增强思想引导针对性;三要把握新媒体的链接规律,提升服务青年有效性;四要把握新媒体的数据规律,开创青年工作云时代。

“青年之声”是团中央应对时代挑战,运用互联网思维而打造的服务青少年发展的重大品牌工程,经过几个月的发展,该平台已经惠及几十万,影响上亿人,“青年之声”是新媒体时代带有一定开创意义的共青团服务青少年发展的工作模式,具有示范效应。

在团中央的大力倡导下,地方共青团组织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许多创造性地工作。共青团北京市委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围绕青年需求,构建以工作学习为核心的组织体系、以生活为核心的地域体系、交往为核心的联系体系。辽宁省共青团利用互联网资源,全面启动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向社区、乡村、企业、机关、军营、家庭等延伸,从而实现了网络新媒体时代共青团服务青少年成长,实现国家认同的新举措。共青团陕西省委大力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新媒体工作模式,拓展工作内容等,用心、用情、用智,开创了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复旦大学在全国共青团工作研究基地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在信息可视化实验室、青年智库和融媒体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为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提出了许多的新思路

延安精神是革命时期党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有学者指出,研究精神就是南泥湾的艰苦创业精神、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张思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设。有同志指出,弘扬延安精神在落实今天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三、提升青少年研究水平的若干思考

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是专门就青少年成长而召开的全国性的年度盛会,已历十一年,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许多经验,备受学界关注,影响力越来越大。为进一步搞好论坛工作,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研究水平,现提出以下倡议。

1.找准问题

问题是研究关键,一个好的问题,必须是青少年工作中所面临的现实性强真问题,是全团上下亟待破解的突出问题,是推进理论进步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要不断走出象牙塔,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一线,要广泛征求团内、青少年研究领域内的相关意见建议,不断优化问题遴选机制。

2.形成合力

好的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成果,好的研究成果需要形成合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在青少年研究和凝聚青少年研究力量方面具有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搭建桥梁,以问题为中心,创新机制,将更好的青少年研究队伍凝聚起来,让青少年研究中心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智库,让青少年发展论坛真正成为名国内外副其实的青少年研究峰会。

3.创新方法

新媒体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还深刻地影响着科学研究,我们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拓展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质量。

4.服务实践

青少年研究的最终使命不是为了发表几篇论文、几部专著,不是为了评职称、混头衔,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好实践一线。当前“青年之声”是服务青年的大平台,需要囊括大批专家学者,这是检验我们研究水平和成果最好的地方,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同志们,朋友们,两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们达成了许多学术共识,我们在热烈的学术交流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愿一如既往地与大家并肩携手,同心同德,共同为推动青少年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新的发展而努力!

(王义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