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6)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发表日期:2017-04-10作者:编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出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科研管理部

以“‘十三五’时期青少年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6)优秀论文评选近日揭晓。论坛收到应征论文313篇。经评选委员会专家的匿名打分,选出优秀论文78篇,其中一等奖9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39篇。

 

一等奖(9篇):

《时空转换下当代青年的社会认同研究》,作者:邓志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从组织到社会网络:试论共青团动员青年功能的变革与调适》,作者:谭毅(四川省团校)

《青年农民工短工化的个体因由及其解释》,作者:谷玉良(华中师范大学)

《<未成年人保护法>养虎遗患?——对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刑罚减免政策的法社会学分析》,作者:刘易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女大学生能找到好工作吗:大学生择业质量性别差异的实证调查》,作者:陈婷婷(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

《大学生村官招募变迁分析——基于2008~2014年十省(市)选聘公告》,作者:方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程凤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中的街角青年——以星城GJQ社区为表述对象》,作者:何绍辉(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实证研究——以广州三所高校的大学生为例》,作者:王雅铄、殷航(暨南大学)

《高校学生网络理性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上海4所高校的调研》,作者:张帆、程旺(上海理工大学)

 

二等奖(30篇):

《能动的主体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青年——基于中部Q镇的调查》,作者:夏柱智(华中科技大学)

《团教协同视角下的中学共青团工作改革——基于四川省的调查分析》,作者:四川省团校课题组

《班级同伴效应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基于CEPS2013-2014年基线调查数据》,作者:倪蓉、胡荣华(南京财经大学),李鹏(惠州学院)

《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择业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刘甜(共青团四川省德阳市委)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提升》,作者:秦安兰(江西财经大学)

《留守儿童帮扶需求与公益组织介入研究——基于河南省调查数据的分析》,作者:高中建(河南师范大学)

《共青团工作视角下返乡青年电商创业的行动分析——以浙江省衢州市为例》,作者:卫甜甜(浙江省团校)

《城市底层青年的身体语言及其文化意义》,作者:马中红(苏州大学)

《台湾青少年的政治价值观研究》,作者:尚红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再审视——群团改革背景下共青团“回归青年”的组织形态》,作者:刘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婊”字的语义流变及隐蔽的青年价值逻辑》,作者:肖薇薇(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个体化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镜像及其规制——基于H大学39位大学生的访谈研究》,作者:张艳斌(华中师范大学)

《创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性少数群体权益法律保障的冷思考》,作者:聂佳龙(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影响——反社会倾向和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作者:张小华、梁敏(澳门大学),陈立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马岩(上海政法学院)

《新的发展理念与犯罪青少年的发展——以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完善为视角》,作者:李卫红、曹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分配政策、个体理性与青年价值观型塑》,作者:王萌(河南师范大学)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创业研究——代际比较的视角》,作者:吴新慧(浙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黄兆信(温州大学)

《网络流行语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重塑》,作者:王延隆、蒋楠(浙江农林大学)

《内地与港澳青年组织运行机制比较研究》,作者:李春丽(广州市团校),李龙(暨南大学),谭洪文(广东省团校)

《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中留守儿童社会化困境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介入》,作者:谷云峰、张惠淑(杭州市团校)

《我国大学生创业研究现状、前沿演进和热点主题》,作者:赵宣(杭州师范大学)

《共青团引领青年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共青团改革背景下团社关系的探索》,作者:王延芳(青岛市团校)

《共青团凝聚力在(政治性和社会性)二维架构下演进的考察与分析》,作者:胡湘明(河南省团校)

《从“创客”到“创业”:高校大学生众创空间创业生态圈的构建》,作者:浙江省团校课题组

《新形势下共青团的改革与创新——共青团与青年政治参与》,作者:刘东海、汪慧(浙江省团校)

《论“打赏”机制对网络青年亚文化发展的影响》,作者:顾亦周(苏州大学)

《创客的回归——台州“海归创二代”传承与接力》,作者:共青团浙江省台州市委

《网络时代的共青团组织微博影响力研究——以新浪微博中省级共青团组织为例》,作者:陈蕴哲(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青年多向度发展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代化建构》,作者:张政(中山大学),李勃(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当代青年社会信任的特征分析及体系建构——以广州青年为例》,作者:涂敏霞(广州市团校),藕园(中山大学)

 

三等奖(39篇):

《4.0升级版:群团改革语境下的“互联网+共青团”》,作者:胡献忠(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

《网络“约文化”与青年流动亲密关系的形成》,作者:王斌(西南交通大学)

《儿童学习成绩自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0年全国第三次妇女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作者:梁海艳、代燕(曲靖师范学院)

《青少年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作者:郭纪昌、叶一舵(福建师范大学)

《非公领域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基于领航计划的调查》,作者:巫长林、吴冬华、周理艺、丘异龄(广州市团校)

《创客时代视角下青少年玩商培育的研究》,作者:李英华(太原学院)

《共青团参与浙商回归的途径与载体研究——以丽水市为例》,作者:共青团浙江省丽水市委课题组

《略论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以四川省德阳市为例》,作者:汪旭(共青团四川省德阳市委)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作者:张银锋(天津社会科学院),侯佳伟(中央财经大学)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作者:董杰、汪伟平(中南民族大学)

《社会倡导和社会融合:青少年公益慈善组织的另一种社会功能》,作者:邢宇宙、张潮(清华大学)

《“互联网+”时代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实践研究》,作者:冯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新发展理念下“驿站进社区”志愿服务模式探索》,作者:刘思贤(广州市团校)

《共青团机关干部新媒体应用的特点及建议》,作者:刘富珍、田戈燕、李春竹、王延芳(青岛市团校)

《青年网商创业生态圈优化研究——基于义乌“中国网店第一村”个案考察》,作者:共青团浙江省义乌市委课题组

《五大发展理念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研究——以日常生活批判为视角》,作者:王海林(武夷学院)

《基于“用户体验”视角的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建设研究》,作者:徐满成、陈正芹、徐琳、林琳(上海中医药大学)

《“质与量”的融合:论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作者:张波(浙江省团校)

《共青团直接联系青年的路径研究》,作者:文嘉、杨扬(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

《中国与美国青少年绿色理念教育比较研究》,作者:常素芳(开封大学)

《网络流行文化影响下团属新媒体的表达方式创新——以“表情包”为例》,作者:郑玉洁(四川省团校)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视野下志愿服务的实践路径与培训模型构建——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作者:杜娟、赵梵、李林育(西南民族大学)

《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的解读机制——基于青少年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的差异性分析》,作者:高中建、别楠楠(河南师范大学)

《青年学生对共产党执政的认同源于何处?——兼论主流核心价值观如何对当代青年说》,作者:孙冰心、袁晶、马心怡(复旦大学)

《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残疾青年回归社会主流的分析》,作者:郭小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双能型”团干部培养视角下强化团青院校教育培训职能建设——团青院校学历教育紧密结合团青工作改革方向的思考》,作者:温凌云(内蒙古师范大学)

《价值教育与青少年健康发展——兼论共青团工作的终极目标》,作者:戴启明(安徽省团校)

《回归与创业——衢州市共青团组织培育农村青年电商的实践与探索》,作者:朱素芳(共青团浙江省衢州市委)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作者:贺晓春、徐培东(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成都市服务青少年的社会组织(新空间)实务工作——探索青少年的社会教育一体化服务模式》,作者:雷建、刘帆、朱红莉、张林(成都市武侯区新空间青少年发展中心)

《浅论当代高校网络党建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创新型融合》,作者:钟洋洋(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青少年使用微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与策略》,作者:朱炜、向仲敏、朱莹燕(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Hofstede理论的内蒙古青年价值观测度与分析》,作者:石英(内蒙古自治区团校)

《新商业精神的再造与大学生创业中的人文精神建构》,作者:王利平(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产业转型背景下广州青年创客群体现状调查》,作者:邓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吴冬华(广州市团校)

《少先队活动——混龄教育的在大龄儿童中的拓展》,作者:陈汝男(浙江师范大学)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的必要性与路径分析》,作者:丛培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枢纽型组织视角下共青团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路径研究——以嘉兴市为例》,作者:朱永领(共青团浙江省嘉兴市委)

《民办高校(独立学院)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网络红客队”为例》,作者:苏斌、李静娴、夏莹(四川大学)

读者读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