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机制研究(11):六招助青少年摆脱网络成瘾症

发表日期:2010-02-07作者:编辑:system出处:

 

一些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症者已达15%,网络这把“双刃剑”正在无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预防和纠正青少年网络成瘾症,是摆在整个社会、学校和家庭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笔者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对于纠正青少年网络成瘾症提出了“环境支持、协同干预、自主发展”的干预原则,获得了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包含以下六项措施:

1)家长调整。家有网络成瘾的“烦恼儿”,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正视现实,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互联网、理解孩子的心理,避免对孩子过多的负性评价、粗暴干预,这样才有利于家长和子女之间建立正常的沟通渠道,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心理调适。不管是成瘾前还是成瘾后,大部分青少年都知道过度沉溺于网络是不对的,但他们仍然无法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在心理学专家的帮助下,通过认知分析,运用心理学技术减轻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鼓励他们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有利于青少年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自制力,从而逐渐回归到现实世界,这是各种干预措施成功的基础。

3)目标管理。“空虚、无目标感”是大部分青少年网络成瘾症者的共同特征,所以他们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中寻找刺激和发泄。目标管理就是帮助青少年进行人生规划,建立明确的短、中、长期目标和实施措施,要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在真实世界中的存在价值,使他们有成功体验,这是根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关键一环。

4)时间管理。通过以上的措施,在心理学专家和青少年自身的参与下,逐步建立规范的生活,提高他们安排时间的愿望和能力,首先把上网从时间表上排挤掉。了解青少年经常上网的时间段,帮助他们详细列出自己的爱好和以及在这个时间段内可以从事的其它行为和事项,然后要求他(她)在一周之内对所列举的事项都至少从事一次,这样可以有效地把“网瘾”时间排挤掉,从而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增加人际交往,使其逐渐摆脱网络的依赖。

5)运动干预。大量研究表明,运动不但可以使人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增强体质,还能改善自我评价、提高毅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运动对摆脱成瘾状态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具体的运动项目有:慢跑、健美操、球类运动等,每周三次,每次30-60分钟。

6)巩固疗效。在实施干预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效果反复现象,并可能伴随一些戒断反应,如食欲减退、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这时千万不能中止干预,可以通过调整干预措施、干预时间、转移注意力、加强心理宣泄和心理激励,戒断反应可以逐渐消除,只有这样才能巩固疗效,彻底摆脱网络成瘾症的困扰。

 

资料来源:浙江三联专修学院网站(http://www.zjsl.com.cn/index.asp),作者:郭德华,原文题目《网络成瘾心理机制及心理干预》,本文略有删改。题目为编者所加。

摘编:孙宏艳

责编:郭开元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供稿)

读者读过此文章